“后勤”一词源出希腊文Logistikos,起源于军队,与“前勤”相对,由于其与“内勤”意义相近,有时二者会混用。
现代汉语词典中述:“它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
后勤活动自古有之,但反映其
本质属性的概念——“后勤”却是近代的产物。古代各国军事家对后勤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其用语多是对某些后勤
具体事物的直观表述,如军需、粮草、
辎重、委积、
粮道、营垒、疗伤等。近代英、美等国用以表述后勤活动的logistics一词,通常认为来源有三:源于希腊文logisticos,意为“计算的科学”;源于
拉丁语Logista,意为罗马或拜占廷军队的行政官;源于法语Logor,意为宿营。
1838年,
瑞士军事理论家A.-H.若米尼在其《
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中,首次使用logistics一词,泛指军队运动和行军中的
物资补给及设营、宿营等各项工作,并阐明了后勤与战略、战术的相互关系,从而第一次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后勤概念。
1882年,
美国海军历史学家A.T.马汉将后勤释义为:通过国家
经济动员对
武装力量提供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logistics成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成员国正式通用的
军语,一般指
后勤工作。俄语тыл一词,具有“后勤”与“后方”双重含义。
1930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中,在军队各级
参谋部(处)内都编有后方勤务机构。
1940年12月,在八路军总部第一次后勤会议上,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出:“后勤工作是我军建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八路军副参谋长
左权作了《论我军的后勤建设》的总结讲话。此后,“后勤”作为“后方勤务”的简称一直沿用下来。
20世纪50年代后,后勤成为
华沙条约组织各成员国正式通用的军语,一般指后勤机构。中国使用的“后勤”一词,是由“后方勤务”简称而来。孙中山领导的广州
护法军政府在大本营设立
兵站处,1921年1月16日颁布的《大本营条例》第6条规定:“兵站处专任作战军后方勤务事宜”,具体工作是“购备军粮及各种军用物品,以便补给北伐各军”。
中国工农红军成立后,沿用“后方勤务”一词。
1997年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将后勤释为“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军事建设和作战需要进行的各种保障工作的统称”。“后勤”一词在使用中,根据不同语境,有的指工作,有的指机构。在现代,“后勤”一词还被非军事领域广泛借用,作为
保障性工作或机关、院校和
企事业单位等总务工作的代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