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制人(拼音:hòu fā zhì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子及其弟子《荀子·议兵》。
成语出处
战国·荀子及其弟子《
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后发制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长期逃亡国外。当他到达楚国的时候,
楚成王已经预见到他回国执政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便拿他当贵宾接待。
为了日后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楚成王问身处逆境的重耳将来如何报答他。重耳说:“玉帛珍宝,你们楚国有的是,还叫我用什么报答您呢?”成王说:“虽然如此,总也可以说说怎样报答吧?”重耳于是答道:“倘若托您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执政,我愿和楚国结为友好之邦。如果不得已和楚国交战,双方的军队在中原相遇时,我一定命令晋军避君三舍(30里为一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如果您还不能谅解,那么我就只好全副武装与您周旋了。”
重耳流亡国外19年,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
晋文公。晋文公心一意治理国家,晋国很快强大起来。这时,楚国也日益强大,经常攻打别的国家。公元前633年冬,楚国联合陈、蔡、郑、许等国军队,攻打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决定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以吸引楚军,解宋国之围。
公元前632年春,晋国攻下了曹、卫。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忙命大将
子玉迅速撤离宋国。子玉非常骄傲,停止攻来后,转而向晋军进攻。两军相遇后,晋文公下令晋军退避三舍,以实现自己的诺言。有些将颔反对这样做。大臣狐偃说,退避三舍一可以实现国君当年的诺言,二可以避开楚军锐气,待其斗志松懈时再与其交战,更有胜利的把握。听了这些话,大家都想通了。于是,晋军后撤几十里,在城濮驻扎下来。
子玉以为晋军撤退是害怕楚军,拒绝了部下提出的停止攻击的建议,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城濮。他狂妄地说:“晋国的末日就要到了。
两军对阵,楚军以左、中、右三路进攻,晋军以上、中、下三军应敌。晋军采取先朔后强的战法,先由下军副将胥臣向楚军左军进攻。楚军右军是由陈、蔡联军组成,战斗力较弱,很快溃败。这时,晋军上军主将狐毛假充中军,竖起两面军旗(当时只有中军才有两面旗帜),佯装退兵。晋下军主将栾枝也在战车上拖着树枝,扬起尘土,伪装败逃。楚军以为晋军主帅败逃,就驱车追承,被晋军中军主将拦腰截住。晋军上军,下军也调转头来,和中军一起合歼楚军,楚军左军又被击溃。子玉见左、右两军皆败,急忙退出战场。他怕回去没法向楚戚王交代,自杀身亡。
晋军退避三舍,后发制人,既避开了楚军的锋芒,骄纵了楚军,又激励了晋军的士气,选择了有利的成场,从而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中期一次重大的争霸战争。战后,晋文公通过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之盟登上了霸主的宝座。
成语寓意
《战国策·齐五》说:“骐骥之衰也,弩马先之;孟贲之倦之,女子胜之。夫弩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贲也,何则?后起之借也。”意思是说,千里马的力量用尽了,劣马也能超过它;勇士疲困不堪了,女孩子也能胜过他。并不是劣马的筋骨,女孩子气力比千里马和勇士还强,只是凭借着后发的作用。后发制人是一种高明的斗争谋略。后发制人的实质是避其锐气,蓄盈待竭。蓄盈,指保持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待竭,指减少和削弱敌人的力量。
避其锐气不是畏敌怯战,而是避免无谓牺牲,寻机破敌;放弃城池不是永久丧失,而是为了分散敌人力量,达到永远占领的目的;退让一步,不是被敌人赶着跑,而是有计划地牵着敌人鼻子走;避免决战不是懦弱畏战,而是寻机待敌,在有利的条件下再行决成。总之,后发制人的行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胸有成竹的行动。将帅要在“后发”的被动形势中迈出主动的步伐,要有高度的预见力,即在战争的初期就要想到战争的高潮和结局,就要想到战争中的曲折和迂回,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所以,发于制人,要想在前,备在先,事备而劲发,待机而成功。如果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去指导战争,是绝不会正确运用“后发制人”的高明谋略。
成语运用
“后发制人”指在双方斗争中先让一步,待对手暴露出弱点,自己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一举反击压倒对方。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用于军事等方面。
陈毅《枣园曲》:“深知人心有向背,敢后发制人歼强虏。”
梁晓声《沉默权》:“也许,儿子和女婿们中了她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圈套却仍未能识破其诡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