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成论与先成论的对立,在胚胎学或广阔的生物学史上曾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曾持有后成论的观点。后来到了十七世纪,虽W.Harvey也主张后成论,但以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而先成论却占了上风,及至十八世纪中叶,C.F.Woff研究了鸡的早期发生,明确了肠等器官并不是于发生最初就已存在,而是在同样的胚层中逐渐形成的,从而为后成论提供了切实的根据。到了十九世纪,冯·贝尔(K·E·VonBaer)等奠定了
比较胚胎学基础,特别是通过胚层概念的确立,而古典的先成论基本被否定了。
认为个体发生,其所应形成的形态构造于发生之始就预先存在,待发育时则逐渐展开而形成明显的形态构造,这种学说就是先成论。为后成论的对应词。先成论的极端形式就是所谓
生殖预成论。从历史来看,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先成论的思想;及至近代,特别是由于显微镜的应用,对微小的形态结构得以掌握其轮廓,因而成为有力的学说,17世纪和18世纪的著名生物学者马尔比基(M.Malpighi)、勒文虎克(A.Leewenboek)、J.Swammerdam、C.Bonnet等对于这个学说曾有过不同的解释。这种古典的先成论,随着显微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发生学研究的进展。不久就从根本上被推翻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发生因素问题,认为除遗传子组成以外,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这与古典的发生理论尽管完全不同,但说它也是一种先成论的想法,则是未尝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