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根堡山羊
牛科动物
吐根堡山羊原产于瑞士东北部圣加冷州的吐根堡盆地,由瑞士的亚品塞与西亚姆山羊杂交育成。吐根堡山羊毛为褐色,但耳部毛色较浅·,面部两侧各有一条灰色条纹,鼻端亦为淡灰色,蹄为浅黄色。四肢下部、腹部及尾部两侧毛为灰白色,这一特征和浅灰色的乳镜是该品种的典型特征。被毛因个体不同,有长毛和短毛两个类型。长毛类型最长的毛生长在背部和大腿部,毛长可达20厘米,公、母羊一般无角,均有胡须,颈下有两个肉垂。公羊体躯较长,头显粗大,母羊皮薄,骨细,颈长,乳房大而柔软。吐根堡山羊体格略小于沙能山羊。成年公羊体重为60-70公斤,体高70-80厘米。成年母羊体重为45-55公斤。
育成简史
吐根堡山羊原产于瑞士东北部圣仑州的吐根堡盆地。因具有适应性强、产奶量高等特点,而被大量引入欧、美、亚、非及大洋洲许多国家,进行纯种繁育和改良地方品种,对世界各地奶山羊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与萨能羊同享盛名。我国抗日战争前曾引入,饲养在四川省、山西省以及东北等地。1982年四川省曾从英国引入44只,现饲养在四川省雅安市。黑龙江省1982年和1984年先后引入21只,饲养在绥棱县吐根堡奶山羊繁殖场。
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 athritis encephalitis)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慢性病毒亚科的病毒引起,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南华县从某省引进的吐根堡山羊,相继发生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疫病,经临床、病理、血清学诊断,确诊为山羊关节炎脑炎。
外形特征
吐根堡山羊体型略小于萨能羊,也具有乳用羊特有的楔形体型。被毛褐色或深褐色,随年龄增长而变浅。颜面两侧各有一条灰白色的条纹,鼻端、耳缘、腹部、臀部、尾下及四肢下端均为灰白色。公、母羊均有须,部分无角,有的有肉垂。骨骼结实,四肢较长,蹄壁蜡黄色。公羊体长,颈细瘦,头粗大;母羊皮薄,骨细,颈长,乳房大而柔软,发育良好。
品种特性
成年公羊体高80~85cm,体重60~80kg;成年母羊体高70~75cm,体重45~55kg。
吐根堡羊平均泌乳期287天,在英、美等国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600~1200kg。瑞士最高个体产奶纪录为1511kg,乳脂率3.5%~4.2%。饲养在我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吐根堡奶山羊,300天产奶量,一胎为687.79kg,二胎为842.68kg,三胎为751.28kg。
吐根堡奶山羊全年发情,但多集中在秋季。母羊1.5岁配种,公羊2岁配种,平均妊娠期151.2天,产羔率平均为173.4%。
吐根堡奶山羊体质健壮,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炎热,对放牧或舍饲都能很好地适应。遗传性能稳定,与地方品种杂交,能将其特有的毛色和较高的泌乳性能遗传给后代。公羊膻味小,母羊奶中的膻味也较轻。
成都地区地处川西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982年5月,由省畜牧局从英国引进9—15月龄种羊44只。其中英国吐根堡(British Toggenburg)山羊35只,吐根堡(Toggenburg)山羊9只,在我场饲养纯繁。通过两年对其生长发育、生理指标、繁殖和产奶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测定、报导如下。 一、饲养方法 对引进种羊以全舍饲方法进行饲养管理。饲草以燕麦和禾本科野草、红苕藤、菜叶等为主,让其自由采食。在精料上,分别按公、母羊分群饲养。公羊群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0%、麦麸32%、黄豆10%、葫豆15%、食盐1%、骨粉2%。母羊群的饲料配方为玉米35%、麦麸37%、黄豆10%、葫豆15%。
利用效果
我国曾于抗日战争前引入吐根堡奶山羊,在四川、陕西、山西等省和东北地区饲养。1982年四川省雅安市、1984年黑龙江省绥棱县、1999年陕西省眉县分别从英国引入数十只,进行纯种选育和杂交改良。据四川省资料报道,吐根堡奶山羊在当地适应性好,遗传性稳定,奶中膻味轻,是一个较理想的奶山羊品种。
参考资料
吐根堡山羊.中国畜牧业信息网.2007-12-06
吐根堡山羊.中国兽药114.2010-10-21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8 12:54
目录
概述
育成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