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为了创作声乐组曲《祖国四季》之中的秋季乐章,
刘炽、
郑秋枫、
瞿琮等音乐家到新疆体验生活。在霍尔果斯的一个边防哨卡上,一个叫哈米提的战士拿出葡萄干让大家品尝,说是他女朋友从家乡寄来的。这个与爱情和哨卡有关的小故事给瞿琮了留下深刻印象。他回到乌鲁木齐后,正好赶上有人邀请他们去吐鲁番。适逢8月,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还没去过吐鲁番的瞿琮出发前就满怀激情地写出了歌词。
之后,瞿琮找了两位作曲家都被拒绝,他只好把词稿带回广州。没过多久,
施光南到了广州,瞿琮把词稿给了他,施光南用一晚上完成了谱曲。瞿琮便找到女高音歌唱家郑韵演唱,但因曲调太平而未果。瞿琮只好又把歌曲寄给施光南。施光南便选用新疆的音乐素材,采用二部曲式,以新疆民族歌舞中手鼓的典型节奏贯穿全曲,完成了歌曲的最终创作,并于1978年找到
罗天婵和
关牧村演唱该曲。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把对祖国、对恋人的爱融合在一起。歌词的构思奇崛,格调清新。用微风中绿茵下的葡萄,成就了一个名叫阿娜尔罕的维吾尔族姑娘和驻守边防哨卡的克里木的真实爱情。作曲家施光南以其出众的旋律天赋,借用新疆维吾尔民间音调素材和民族歌舞中手鼓的典型节奏加以精心编创.谱就了这曲美丽动人的欢乐颂,这首歌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各族人民崭新精神风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