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鲜,祖籍四川。诗人、作家。四川大学教授。1983年秋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
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师从闻一多高足王达津教授,主修唐宋文学。1986年夏天自南开大学毕业,分配到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专职从事宋代文化研究。。著有学术专著《超越江湖的诗人》《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诗集“我的三部曲”“旋律三部曲”及长篇历史剧《花木兰传奇》等。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诗歌报》首届探索诗特等奖;第三届天铎奖一等奖;世界华语诗歌大会一等奖、李白杯诗歌奖;“纳通国际儒学奖”一等奖;第二届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年度诗人奖;首届杨万里诗歌奖现代诗歌一等奖;第九届四川文学奖。作品收入海内外多种诗歌选集。上世纪八十年代与同仁先后创立《红旗》《王朝》《天籁》和《象罔》等民间诗刊。
人物经历
1983年秋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
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师从闻一多高足王达津教授,主修唐宋文学。其间开始创作现代诗歌,先后前往北京拜晤著名诗人顾城、北岛和四川籍九叶诗人陈敬容等,诗作《小屋子》曾获《飞天青年诗报》1985年优秀作品奖。著有论文《润州诗派考》和日文译著《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1986年夏天自南开大学毕业,分配到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专职从事宋代文化研究。
诗作《割玻璃的人》曾获《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偶然》获《青年世界杂志》社新诗潮优秀作品奖。作品被收入多种诗歌选集。
1987年与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作家赵野、
邓翔、文化学者查常平等人创办《王朝》诗报,同年与前卫诗人柏桦、孙文波、潘家柱、付维等人创立《红旗》诗刊。
1991年与钟鸣、柏桦等人发起命名成立《象罔》杂志,一共出了十多期,这个杂志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这套刊物完整的资料在国内已很难找到,研究中国当代诗歌史的人要看到它的全貌,可能只有到远在荷兰的莱顿大学的
汉学研究中心才能找到。
在这期间,参与了巨型古籍整理工程《全宋文》的编纂工作,并出版了研究宋代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刘克庄的专著《超越江湖的诗人》。
2000年始,发起、参与、主持香格里拉大型文化工程,与中国当代著名音乐人小柯和诗人赵野等联合制作出版了概念唱片《最后的香格里拉》和画册《寻梦香格里拉》,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曾接受湖南卫视和北京《信报》等多家媒体的专题采访。
同年与诗人
钟鸣策划主持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主题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并担任学术顾问。该馆曾以影像资料和缩微的方式入选欧洲艺术展览德国“阿依达斯”展览和法国“篷皮杜”艺术展览。
个人作品
2002年,撰写《圣贤画传》及《打开夜花园》。
2003年,撰写《文奎画传》。
2013年7月,其所创作的《花木兰传奇》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热播。
出版著作
2014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诗集《
唐诗弥撒曲》。
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诗集《
我的孔子》。
2017年,出版诗集《我的发音》。
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诗集《我的聂家岩》。
2019年,向以鲜与出版社签订了写作《杜甫评传》的合同。
2021年,向以鲜最新作品《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2021年,向以鲜最新诗集《生命四重奏》鉴读暨首发式在成都大观美术馆举行。这是诗人向以鲜继推出“旋律三部曲”首部《
唐诗弥撒曲》之后,历时七年精心结撰的又一鸿构,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2年,出版学术著作《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
获奖情况
2015年,《我的孔子》获第三届天铎奖一等奖;同年,获世界华语诗歌大会一等奖、李白杯诗歌奖。
2015年,获“纳通国际儒学奖”一等奖。
2016年,获第二届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年度诗人奖。
2017年,获首届杨万里诗歌奖现代诗歌一等奖。
2018年,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
2024年4月13日,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在四川古蔺郎酒庄园颁出,向以鲜的《蜗牛》获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