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斜山
与向斜构造相一致的山
向斜山(syncline mountain)是指与向斜构造相一致的山。即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向斜两翼如为松软的老岩层,易被侵蚀,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侵蚀较慢,其坚硬岩层突露,高出背斜谷成为山。
主要特征
向斜是指是一种向下凹曲的褶曲,其核部由新岩层组成,自核部向两翼岩层由新变老。向斜形成之初是地形上的低地,但侧翼经差异风化剥蚀亦可成为高地,也就是向斜山。依据岩层的新老顺序(内新外老)才能正确识别向斜构造。向斜山即为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向斜的两翼如果是松软的老岩层,则易被侵蚀,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则侵蚀较慢,因此其坚硬岩层突露,高出背斜谷形成山体。例如中国浙江杭州的飞来峰
原理
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成为谷地。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
形成原因
分析向斜山与背斜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背斜的剥蚀速度较向斜为快。背斜轴部裂隙发育,岩石较为破碎,而且地形突现,处于相对抬升地区,有利于剥蚀作用进行。如果褶曲的上层岩石坚硬、如石灰岩、砂岩,下层岩石较弱,如页岩、泥岩,强烈的剥蚀作用,便首先切开其上层,一旦剥蚀到下层,其破坏速度益为增快。与此相反,向斜轴部岩层较为完整,并常有剥蚀产物在轴部堆积,起到保护作用。当背斜剥蚀到和向斜持平时,向斜轴部的剥蚀速度远较背斜轴部为慢。
实例
南京附近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普遍,尤以幕府山附近为典型。这里背斜轴部常出露志留纪页岩,岩性较软,成为宽阔的谷地,如铁石岗与猪头山之间的宽谷。向斜轴部常为三叠纪石灰岩,岩性坚硬,成为山脊,如煤炭山、猪头山。背斜谷与向斜山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达200一300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50
目录
概述
主要特征
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