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恒(1911—1979),又名吕其恩,辽宁省庄河县(今长海县)王家岛东滩山东屯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6月,被中共北方局派回烟台开展党的工作,重建了中共烟台市工委,并任工委书记。解放后,吕志恒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任志愿军后勤部五分部部长兼党委书记。1979年7月18日因病去世。
吕志恒(1911—1979),又名吕其恩,曾用名吕其臣、吕光军,辽宁省庄河县(今长海县)王家岛东滩山东屯村人。“九一八”事变后,吕其恩随东北流亡学生到烟台,就读于烟台市第八中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领导烟台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同年7月赴北平,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吕志恒,以示革命的恒心。
1936年6月,被中共北方局派回烟台开展党的工作,重建了中共烟台市工委,并任工委书记。1936年8月,中共胶东临时特委迁到烟台,经他介绍,使临时特委与北方局取得了联系。同年10月,胶东临时特委改建为临时工委,吕志恒任临时工委副书记兼烟台工委书记。1936年12月24日,胶东临时工委机关遭破坏,工委书记理琪等人被捕。1937年2月,工委迁至威海,吕志恒任临时工委书记,恢复和发展胶东各县的党组织,发展“民先”组织,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37年12月24日,胶东特委发动了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1月15日,特委又成功地举行了威海起义,吕志恒是这两次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1938年1月19日,胶东军政委员会成立,理琪任主席,吕志恒任副主席。
解放后,吕志恒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任志愿军后勤部五分部部长兼党委书记。1952年12月,吕志恒任哈尔滨市市长。后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员会副主席、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届和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志恒曾遭受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79年7月18日因病去世,哈尔滨市数万群众自发地为其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