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饴弄孙
汉语成语
含饴弄孙(拼音:hán yí nòng s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皇后纪》。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皇后纪》:“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含饴弄孙”。
成语故事
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皇后,她知书明理,一生勤俭质朴,不仅开创了“布衣皇后”的先例,也在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的国家治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继续辅佐汉章帝。新帝登基,朝中许多大臣认为应当沿袭之前的制度,给几位亲贵封侯,汉章帝也希望给几位舅舅封侯,但深明大义的马皇后却对此坚决反对。马皇后坚信,过度分封诸侯名义上是对皇亲国戚的奖赏,实际上劳民伤财,削弱了皇帝治理天下的权力,封侯很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对国家有很大的危害。
汉章帝并不理解皇太后的苦心,又请求说:“汉朝刚刚建立时,对皇后、太后的亲族封赏侯爵,如同皇子封王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太后始终公正无私,为什么偏偏不让儿臣对舅舅加以封赏呢?更何况舅舅们或年老,或体弱,如果不及时恩赐,必定会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啊。”
马皇后解释道:“我马氏家族对国家并没有太大功劳,况且人们之所以想封侯,无非是想光宗耀祖、荫及子孙罢了。如今外戚祭祀时所用的无不是四方贡献的珍品,日常衣食住行也有皇家府库的支持,难道这些还不够吗?非要得到一块封地才会满足吗?此时国家正值困难时期,封赏侯爵不仅会引起百姓不满,也会让国家雪上加霜,动摇汉朝的根基。对于这件事,我已经深思熟虑,不会再改变。”马皇后接着说:“等到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之时,我必然会支持皇帝按自己的志向行事,而那时我也将含饴弄孙,顾养天年,不再过问朝政。”
成语寓意
含饴弄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图景,其核心就是和谐、和美、和睦,所谓的家和万事兴。成语是从祖辈的角度来阐释幸福这个字眼的。但是人们可以从孙辈的角度,来理解创造并成全这份“含饴弄孙”的幸福。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巨大,这样天伦之乐的图景,越来越成为祖辈们的奢望,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了解,祖辈对孙辈的喜爱本自血缘,来自天性。祖辈把孙辈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祖辈,就不会有孙辈。祖辈为了子孙辈的成长付出很多,人们应该尊重他们,爱他们。人生无常,祖辈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祖孙之间相处的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的,所以更要懂得珍惜,以免徒留“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成语运用
“含饴弄孙”指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安享晚年闲适愉快的生活。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宋·苏籀《张孺人九十六岁佥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其一)》:“经眼尽知三世事,含饴已看几重孙。”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小秀才毕姻恋母,老夫人含饴弄孙。”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佳儿佳妇,吾将含饴弄孙,不复理家政矣。”
清·李绿园《歧路灯》:“说齿届古稀,又有含饴弄孙之乐。”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7:0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