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弹琴》是
唐代诗人
刘长卿创作的一首
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极写琴音的美妙,营造高妙的音乐境界,表现弹琴人高超的技艺;后两句是议论性抒情,慨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调,喻指世人只知趋时随俗,表达了世无知音、孤芳自赏的感伤情怀,体现了诗人不趋时俗的清高品格。全诗语言含蓄,境界清雅,巧用双关,意蕴深远。
⑴泠(líng)泠:清幽,清冷,形容声音清越。这里指琴声清冽。七弦:
古琴有七条弦,又称七弦琴。
刘长卿刚中进士不久,还没来得及释褐便逢上
安史之乱,于是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前两句写听弹琴,突出一个“听”字。开头用“泠泠”来形容琴弦弹奏时声音清越、悠扬,这是初听。继而当诗人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静听”之后,便觉琴音逐渐转为清幽、凄清,有如天风入松之势,引导读者似乎也与作者一同领悟听琴的妙趣,一同进入音乐的美妙境界,一同获得美的艺术享受。恰好琴曲中有《风入松》曲,语意双关,极为自然。“寒”,并非松风吹带来的寒气,而是听琴者或弹琴者“神与物游”,进入音乐妙境的一种特殊感受。这两句极写琴音之美妙,实为下文“今人多不弹”作铺垫。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那么后两句就是议论性抒情,写由听弹琴所引起的感慨,点明主旨。“古调虽自爱”的“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这两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在现实生活中音乐正在变革,唐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频繁,曲调翻新,对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时“燕乐”已成为风行一时的新声,颇受听众的欣赏和欢迎,也是令人爱弹的曲调。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至于七弦琴的古调虽然高雅肃穆,毕竟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今人多不弹了。其二是刘长卿通过对琴音的赞赏,古调的自爱和今人的不弹,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时风之叹。“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遭迁斥,人悉冤之。······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
唐才子传》)可见刘长卿处在中唐社会,对世风不古,竞趋时尚,是深有感慨的。自己怀瑾握瑜,抱贞守朴,却怀才不遇,深感知音稀少,无人赏识,正如同古调高雅,却不被欣赏,人多不弹一样。有人就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从刘长卿的作品中,的确可见他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此诗咏听琴,其实是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不苟流俗的情操。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刘长卿才华卓绝,却因诬陷等数遭贬谪。虽牢骚满腹,但对高洁的坚持使他不能与流俗相合,与众人为伍。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于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抒发了他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持以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
近代·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中郎焦尾之材,伯牙高山之调,悠悠今古,赏音能有力人!况复茂材异等,沉沦于升斗微官;绝学高文,磨灭于蠹断简!岂独七弦古调,弹着无人?文房特借弹琴,以一吐其抑塞之怀耳。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
刘随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