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言
明朝官员
吴与言(1535-1585),字志默,号少柏,广东大埔县湖寮古城石狮下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进士,历任汉阳府推官、杭州府同知、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户部郎中、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四川按察副使等职。
人物简介
吴与言,字志默,广东大埔县湖寮镇人。父吴大宾,以岁贡任宁国府教授。与言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乡试中举人,嘉靖四十四年中进士,授汉阳府推官,主管一府刑狱。任职期间,鞫断冤狱,终以执法不阿,与当权者不合而受排挤,调任杭州府同知。三年后,提升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不久,父死而归家服丧。万历二年(1574)服终,补调为户部郎中,转任职方郎中。职方掌握武职进退升降权,攀附说项者甚多。与言饬令守门人:凡武人私自来访,不予接纳;以公事进见或投送文书者,公署接见、交接;凡请托送礼,一律拒收。办事秉公,诸将心服。居职期间,前后向万历帝条陈巩固边防策数十项,均极中肯。为使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受封纳贡,他参与其事而立功,甚得兵部尚书谭纶的器重。
万历五年(1577),他暂充礼部试评选官,以评选准确,被称为“藻鉴”。这年,兵部尚书谭纶逝世,吴与言跟继任者王崇古意见不合,被调出京任江西左参议,转运米粮供应京师。三年中,江淮之间,船只百艘,来往直达,无误期,无失事。万历八年,朝廷考绩,与言晋升为四川按察副使,驻节多民变的重庆。他重于抚恤,不久兵政、吏治均渐被整饬。万历九年,竞受排挤,罢官回乡。
与言平生慷慨好义。居乡常周济急难,族内常靠他接济者数十人,乡人都颂扬他为“德人”。
人物生平
吴与言,成童即日记千言。年十七补邑庠。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县内木窖陈村、郑吕养等聚众为盗,与言和几位监生写信晓以大义,终受招抚,后来还参加了抵抗倭寇的战斗。嘉靖四十年(1561),与言乡试以礼记中第二十九名举人,未及参加会试,即遭母丧之痛,至嘉靖四十三年服阕,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乙丑科三甲第178名进士。初授任汉阳府推官,主管刑狱,平反不少冤假错案。终以执法不阿,与当权者不合受排挤,调任杭州府同知。三年后,提拔为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不久因服父丧回乡,万历二年(1574)期满补户部郎中,再转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职方郎中掌管武职升降的权力,因此攀附说项者众多。与言饬令门人,有武官私自来见者一律拒之门外,投送公文或以公事求见者在公署接见,请托送礼一律拒收,秉公办事,诸将均心悦诚服。居职期间,他向皇上启奏巩固边防策数十项,均极中肯。为使蒙古右翼上默万户首领俺答受封纳贡,与言亦参与其事并立功,深得兵部尚书谭纶赏识。
潮州流寇林风祸害百姓,多年未能荡平,与言上书,主张除恶务尽,被朝廷采纳。万历五年(1577),任礼部会试同考官,以明察公正,获“藻鉴”美名。不久出任江西左参议,负责至京城的漕运。任职三年,江淮之间,船只数百,均平安抵京,无误期失事。万历八年(1580),考绩第一,被提拔为四川按察副使,驻节重庆。重庆本多豪猾之民,与言持大体而不操切,不久,兵政和吏治均得以整饬。昔与言任兵部职方时,首相张居正曾有所嘱托,因与言正色拒之而衔恨,谄媚者因此屡排挤之。万历九年,被免官回乡。与言平生慷慨好义。常周济急难或困窘乡人,族内常靠他接济者数十人,乡人都颂他为“德人”。
人物纪念
茶阳学前街原吴家祠附近曾有为吴与言建造的“参副藩臬司”牌坊,现已拆建为民居。故居“承坤堂”于1999年9月被定为大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5 04:2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