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亮(1834年-1898年),字霁轩,名家霁,广东英德黎溪松岗村人,清代官员、名将。
人物生平
吴光亮(1834—1898年),字霁轩,英德黎溪松岗村人,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少年时曾跟随伯父在罗姓富户做工,蒙受凌辱。咸丰元年(1851年),十七岁的吴光亮投军,自愿效力江西赣标中营。因作战有功,主将遮拉布认为他有军事才能,令他招募壮士,另行组军,命名飞虎军。飞虎军在江西、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
吴一生戎马。咸丰九年(1859年),授守备军衔,次年升都司。同治元年(1862年),升游击;二年,升副将加总兵衔,署理福建顺昌镇协;四年,以总兵衔留福建补用;五年,署理福建建宁镇,同年十一月补授福建南澳镇,赏给三代二品封典;十一年,因父亲去世,请假回乡守丧;十三年,奉命渡台湾,统领全台军务,督办“开山抚番”之事。当时,台湾前后山的土著山民尚未开化,与客籍汉族居民关系不和。吴光亮到台后,宽严相济,令其弟光忠率军攻破土著山寨,擒获其首领,凡胁从者全部释放,并设宴款待,又赠给炊具,传授烹饪技术。同时,指导山民开垦荒芜,教会耕田织布。又用土著通俗语言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纲的儒学思想编成《抚番书》,聘请教师,开办学塾,动员土著学龄儿童学习,选择保送优秀青少年参加考试,有考入县以上就读的生员。他安抚土著有方,使土著在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受益不浅,化解了土客籍居民的矛盾,使土著感德归化。
光绪元年(1875年),吴光亮被朝廷列入记名提督;二年,补授福建福宁镇;三年,调补福建台湾镇;四年,赏穿黄马褂;十年,署理漳州镇;十三年,三任台湾镇;十九年,调浙江统领军营;二十一年,61岁的吴光亮奉命第四次驻防台湾,此时,清廷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地区、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军民对朝廷屈膝求和政策不满,坚持爱国守土。吴光亮在新竹、苗栗部署未完,即与进犯的日军在凤山桥交战,把日军打退。清廷下谕停止抵抗,断绝粮械供应。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吴光亮与弟弟光忠及全体将士退往台南、大港口等处,继续抗击日军,日军悬赏五万金捉拿他而未得逞。吴光亮守土数月,由于没有援兵,粮械殆尽,被迫乘搭英国船舶撤离台湾地区回到大陆,因此忧愤成疾,告假回乡养老。
吴光亮是咸丰、同治间名将,多次得到皇上赏赐,曾诰授“建威将军”、“诚勇巴图鲁”名号,赐克食,赏武金,御笔“梅花”、“福禄寿”等条幅。他声名显赫,却持节高尚,不乐逢迎,在官场中不受污染,他常对人说:“子孙不肖我,要钱做什么;子孙肖过我,要钱做什么?”他将一生的积蓄用于桑梓的建设,改建松岗村全村房舍,在村东侧修建一座颇具规模的东书房(后为松岗小学,近年改为光亮小学),在黎洞圩建造表忠祠、公和社学(后改为黎溪中心小学),在黎洞坑口下角建文塔,在皇城口建义冢。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吴光亮在家病逝,享寿64岁,葬于黎溪串珠山。
主要作品
用土著通俗语言编成《书》
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