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养洁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吴养洁,男,1928年1月1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1928年1月1日,吴养洁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6岁丧父,他跟随母亲在烟台恤养院里长大。
1944年秋,吴养洁辗转到位于河南淅川县上集的国立第一中学读书。
1945年春,日寇进逼豫西,吴养洁随校徒步翻越秦岭到达陕南城固。
1947年,吴养洁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1年,吴养洁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2年,吴养洁进入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一年。
1953年,吴养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一年。
1954年9月,吴养洁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师从有机化学家莱乌托夫院士从事有机化学理论问题研究。
1957年,吴养洁在留苏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学业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详细收集了莫斯科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设计、装备等资料。
1958年6月11日,吴养洁以优异成绩通过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Ph.D)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位,6月14日《莫斯科大学校刊》上以他的“Большой успех(重要成就)”为题作了报道。同年7月回到中国,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60年—1979年)、副教授(1979年—198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
1985年,吴养洁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现代有机化学问题》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1986年,吴养洁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吴养洁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作学术报告。
2003年,吴养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河南省第一位本土培养的中科院院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从地方(省级)实验室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4年—1958年,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期间,吴养洁在O.A.莱乌托夫教授指导下,以汞有机化合物为对象,利用同位素交换、立体化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饱和碳原子上的均裂与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在某些羰基活化有机汞盐在温和条件下与汞—203标记金属汞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中,发现这是一类新的具有均裂性质的非自由基反应,反应中立体化学构型保持;证明饱和碳原子上的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SE2)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不同,其立体化学构型保持,以上两类反应均通过形成环状过渡态。饱和碳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是20世纪50年代重要理论课题之一,以上研究成果得到前苏联科学院院长A.N.涅斯米扬诺夫院士等学者的认可,并以“重要成就”为题刊登在莫斯科大学报刊上。
1958年,吴养洁回国以后系统地研究了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在结构性能关系、溶剂效应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确证带有p—或π—电子的邻位取代基可与汞原子配位,它对芳基汞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在邻位效应理论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在环金属化合物的环金属化反应、金属转移反应及有关立体化学方面做出了系统研究成果;他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可以作为Heck、Suzuki等著名反应的高效、新型、绿色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成果;他在不对称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这是当前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涉及许多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吴养洁研究了多系列希夫碱的邻位汞化、钯化、铂化反应及金属转移反应,实验证明存在有四元环N→Hg(Sn、Te)分子内配位与五元环N—Hg (Pd、Pt)分子内配位,修正了由含氮配体一般只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通则,总结出分子内配位、结构因素对反应区域选择性及产物性质影响的规律,所合成的众多的环金属化合物提供了C—H键活化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大环化学研究工作中,合成了百余种新的冠醚等大环配体,阐明了其与金属离子、中性分子的配合规律,首次制得电荷转移络合物晶体、新的离子选择电极冠醚活性载体及其LB膜。
截至2015年12月,吴养洁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andte Chemie, Chem. Commun., Org. Lett., J. Org. Chem., J. Organomet. Chem., Tetrahedron, Dalton Trans.,《化学学报》、《中国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等中国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Wu Y, Hou J, Liao X. Studies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s in heck reaction[J]. 化学学报, 1937, 59(11):1937-1941.
吴养洁, 陈镇东, 张宪苹,等.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Ⅴ)—某些氯化芳基汞的质谱[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3, 4(3):335-341.
Wu Y, An H, Tao J, et al. Studies on the complexes of 4′-substituted benzo-15-crown-5 ligands with sodium picrate and picric acid[J]. 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Chemistry, 1990, 9(3):267-274.
Yang-Jie W U, Ding K L, Zheng-Yan Y U, et al. Studies on the Properties of Schiff Base Type of Aryl mercury Compounds(Ⅰ)--H NMR Spectra of Some Schiff Base Type Aryl mercury Compounds and Substituted Benzyl ideneanilines[J].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92, 8(3):253-257.
Yangjie W U, Yangjie W U, Yangjie W U, et al. Synthesis and spectral properties of arylmercuric quinolin-8-olate[J]. Acta Chimica Sinica, 1994, 52(11):1133-1139.
吴养洁, 宋毛平, 杨立,等. 芳基-8-喹啉氧基汞化合物的合成与波谱性质研究[J]. 化学学报, 1994, 52(11):1133-1139.
吴养洁, 丁奎岭, 王洋,等. 含有配位基团的芳基汞化合物的金属转移反应[J]. 有机化学, 1994, 14(1):19-28.
吴养洁, 霍守权, 喻正炎. 异环二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J]. 有机化学, 1994, 14(1):38-43.
Wu Y J, Ding L, Wang W L, et al. Resolution of cycloplatinated ferrocenylketimines[J].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8, 9(22):4035-4041.
Wu Y, Cui X, Hou J, et al. Transmetallation reactions of planar chiral cyclopalladated and cyclomercurated ferrocenylimines with metallic tin[J]. Acta Chimica Sinica, 2000, 58(7):871-875.
Wu Y, Cui X, Zhou N, et al. Synthesis,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planar chiral cyclomercurated ferrocenylimines[J].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0, 11(24):4877-4883.
Wu Y, Huo S, Gong J, et al. Studies on the cyclometallation of ferrocenylimines[J].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1, 637(01):27-46.
Yang-Jie Wu, Xiu-Cun Liu, Chen-Xia Du, et al. 1,1′-(1,4-Phenylenedimethylene)dipyridinium bis(tetraphenylborate)[J]. Acta Crystallographica, 2007, 63(8):o3457-o3457.
Wu Y, Li T, Zeng G, et al. Micro-Photopatterning with Photo-Decomposable Polymer Langmuir-Blodgett (LB) Films[J]. Molecular Crystals & Liquid Crystals, 2008, 490(1):67-79.
Wu Y J, Zhao B, Zhao L W, 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Schiff base type crown ethers[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0, 11(4):360-365.
Wu Y, Cui X, Ren G. Efficient Synthesis of Biaryls through the Kumada Reaction Catalyzed by Carbene Adducts of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J].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0, 2010(12):2372-2378.
Wu Y J, Ding K L, Kong Y L, et al.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mercuration of N-(substituted benzylidene)-4-toluidines[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0, 11(6):554-559.
Wu Y, Wu Y, Huang M, et al. Preparation of 3‑Acyl-4-arylcoumarins via Metal-Free TandemOxidative Acylation/Cyclization between Alkynoates with Aldehydes[J].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5, 46(21):148.
吴养洁在留苏期间就较为留意莫斯科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研究了该室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特点,大到总体布局,小到每个实验台的长短、高低尺寸他都作了记录。在新实验室的建设中,他实地勘察,亲自画出了设计图纸,并带领工人们安装好了放射化学实验室所有的设备。从此,郑州大学的放射化学实验室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吸引了中国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前来参观。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十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学科建设方面,吴养洁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才培养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吴养洁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科研成果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绝不能弄虚作假。
吴养洁尤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实验结果是在烧瓶中做出来的,不是从电脑中计算出来的。”吴养洁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弟子。每一个试验步骤、每一个化学反应,他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规定亲自动手操作,一些实验不管在电脑中模拟的多么逼真,不动手,到了他那里就等于零。
吴养洁希望能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指导学生做科研的原则从来都是“抓大放小”,在科研课题方向确定以后,他会将课题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放手去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吴养洁作为有机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该学科自1989年已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1993年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被批准设博士点,1995年被批准设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并由他担任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业务负责人。
吴养洁先后讲授过《理论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化学文献》等课程,他认为“要教好书,教师首先要吃透讲授的内容。”虽然有的课程他已讲授多遍,但每次讲课前,他必重新备课,增添新的内容,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
截至2019年1月,吴养洁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65名和博士后出站人员5名,其中第一位博士丁奎岭2013年入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有多位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下表为优秀学生代表: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1972年,吴养洁为了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一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他不顾文化大革命中留下的一些问题尚未澄清,就全力扑在科研上,从天津到大连、沈阳、抚顺直到祖国北部边疆鹤岗,往返奔波多个县市进行技术调研,又在实验室经历了14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成功研制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用杀虫剂西维因的中间体甲萘酚。
人物评价
吴养洁院士为学严谨,为人诚笃,科研成果丰硕,学术造诣深厚,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十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贡献突出。(河南省教育网评)
吴养洁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等众多新的证明,阐明了其作用规律,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的内容。(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评)
人物影响
2017年12月29日,“美丽化学美丽人生——吴养洁院士90华诞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综合管理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吴院士90华诞暨从教66年表示祝贺。
参考资料
吴养洁.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5: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