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华
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的榜眼
吴国华,字以文,号葵庵,出身于宜兴吴氏济美堂科举世家,为明代中期吴俨、吴仕的同族晚辈,生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二十三日。国华,自幼聪慧好学,在其父吴龙起的教导下,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便得中举人的功名,年仅22岁。之后又于崇祯七年(1634年),高中榜眼,年38岁,名噪一时,为家族历代最高功名获得者。国华得中榜眼后,初授翰林编修(正七品),历任国子监司业(正六品),左春坊左中允(正六品),右春坊右谕德(从五品),为崇祯太子的老师,崇祯壬午年(1642年)担任浙江乡试正主考官,仕途一片光明!但国华生不逢时,仅两年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大明亡!
人物生平
吴国华,字以文,号葵庵,出身于宜兴吴氏济美堂科举世家,为明代中期吴仕、吴俨的同族晚辈,生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二十三日。国华,自幼聪慧好学,在其父吴龙起的教导下,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便得中举人的功名,年仅22岁。之后又于崇祯七年(1634年),高中榜眼,年38岁,名噪一时,为家族历代最高功名获得者。国华得中榜眼后,初授翰林编修(正七品),历任国子监司业(正六品),左春坊左中允(正六品),右春坊右谕德(从五品),为崇祯太子的老师,崇祯壬午年(1642年)担任浙江乡试正主考官,仕途一片光明!但国华生不逢时,仅两年后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大明亡!
明亡后,吴国华未降清也未出仕,而是回到家乡闲居,自称四香居士,并著有《四香居士集》流传于世,载入宜兴地方县志。国华在明清革鼎之际,弃官回到家乡闲居拒不出仕,体现出文人义士的气节,也因此得以安享晚年,卒于康熙七年七月十一日,享年七十有三。
国华娶万历甲戌科进士苏州人罗应兆之孙女,锦衣卫指挥使罗济之女罗氏为正室,另有侧室姜氏、周氏。育有七子三女。吴国华的后辈们纷纷与当时历史上的诸多风云人物联姻,可谓门当户对,荣耀一时!其次子吴之甲,娶明朝最后一科状元杨廷鉴之女杨氏为妻,被朝廷封赠孺人(明代对妇女的封号,七品),而之甲又养育七个儿子四个女儿,这十一名子女,其爷爷是明代榜眼,外公是明代状元,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少之又少;其四子吴之相,娶无锡高世泰的女儿为妻,而高世泰大有来头,他本人是崇祯十年(1637年)的传胪(仅次于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甲第一名即全国考试第四名),他又是无锡东林党党首高攀龙的儿子(又一说是侄子),是魏忠贤倒台后的东林学派传人,官至湖广督学(从三品)。国华的小女儿嫁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管粮通判李同亨。李同亨,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同为宜兴人。
轶事典故
崇祯皇帝曾驾幸国子监,特赐吴国华蟒服,命他代行释菜礼,并在辟雍召见,吴国华慷慨论时政,剀切有古大臣之风。
吴国华生性孝顺,祖母去世,他曾奏请朝廷旌表其为贞节烈妇,并请假回乡,亲自为祖母料理后事,皇上还谕旨赐建坊,家乡人都深以为荣。吴国华还亲自抚养庶弟,直到成家立业,并将祖产遗下的房产全部让给弟弟吴国鼎。家乡有贫苦之人遇到丧事,吴国华也总是为其筹备资金,置地归葬。他一生大度好施,济困扶贫,但从不在脸上表现出对人曾有过恩情。
更为有趣的是,吴国华与晚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是连襟关系,交往慎密,并利用其官身为徐霞客的旅行提供不少帮助(开路引,可免费使用驿站)。在徐霞客晚年,应其儿子的邀请吴国华撰写了《霞客圹志铭》,高度肯定了徐霞客的一生:“霞客之生平,磊落英奇,目空万卷,少应试不得志,即肆志玄览,尽发先世藏书,并鬻未见书,缣缃充栋,叩如探囊,称博雅君子,人能言之矣。”
史料记载
吴国华的《四香居士集》流传于世,载入宜兴地方县志。吴国华本人也载入明史。如今,如果在北京孔庙大成殿的进士碑第26号碑上,依然还清晰刻着吴国华的大名,碑文为:进士及第第一甲三名 (刘顺理)、吴国华、(杨昌祚)......
同为宜兴人的晚明第一猛人-卢象升,曾长篇阔论私下写信给吴国华,吐槽了当时为官剿贼的种种难处。参见《卢象升疏牍》之341页---《与少司成吴葵庵书八首》。
亲属成员
吴俨(正德年间的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吴仕(四川布政司左参政,从三品)、徐霞客(著名地理学家)
人物评价
聪明过人,乐善好施,为人正直,担当帝师。明亡后,坚守气节不降清,不出仕,并坚守崇祯儿女秘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9 16:4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