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明代医家,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吴昆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自此之后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
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人物简介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明嘉靖、万历年间南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世居歙西澄塘。吴昆出生于书香门弟,祖父吴正伦医术高超,医名颇著。吴昆幼年英异,为文藻思横溢,因举子业不售而“投举子笔,专岐黄业”。15岁学医于乡贤名医余午亭,“居三年,与师谈论,咸当师心。继由三吴循浙,历荆襄,抵燕赵,就有道者师受之焉”,“未及壮年,负岌万里,虚衷北门,不减七十二师”。由此扩大了见识,丰富了临床经验,对各家兼收并蓄,奠定了雄厚的医学基础。行医于宣城、当涂、和县等地,通晓针灸方药,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数。
主要经历
祖父吴正伦,为明代隆庆至万历间名医,曾治愈神宗朱翊疾病,以及穆宗朱载后贵妃之疾病而名闻朝野。后来遭太医妒忌,饮毒酒而亡,伯父元昌,父亲文韬二公,皆修德隐居世中,家中藏书甚为丰富,对《内经》颇多研究。昆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六籍文章,习儒举业.因受家庭熏陶,常浏览医书,在15岁时,已开始接触医学,通读《素问》、《灵枢》、《难经》、《甲乙》、《脉经》、《伤寒论》等经典,精晓河间、东垣、丹溪等诸贤医籍,为其日后行医、著书打下了良好的医学基础。
25岁时,举业不第,乡里长者劝其“古人不得志于时,多为医以济世。即由此专心于岐黄医事。拜余养正(午亭)为师学医。据吴氏著作中记载,为师教导主要从临证看病切脉、处方用药上,传授心得秘诀。三年后,游学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地,负笈万里,就“有道者为师”,故称有“七十二师”。谦虚好学的品质,丰富了吴昆的人生阅历,开阔了医学视野。注意吸收不同流派的医学经验及秘传,同时,广交朋友,拓宽了思维空间。在此时,校注整理滑寿《明堂图四幅》.
33岁时,传授医学,带徒弟三人,方元振、汪跃德、汪拭及侄孙吴子湛,因于“世医昧于上古经论,不达于中古之方”,不明方义与方证关系,不明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以及宣、通、泻、轻、重、滑、涩、燥、湿之法,反正类从之理,而盲目执方用药疗病,危害性极大。于是选取古今良医之方七百余首,“撰之于经,酌以正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著成《医方考》六卷。同年,又将所读过有关诊病切脉的医书要点,摘抄为语录,重点注释或述之师传心得,著成《脉语》二篇。
43岁时,吴昆对《素问》进行全文注释,著成《素问吴注》,自序作《内经吴注》二十四卷。从该书参校友人名单推测,此时期吴昆可能在太医院里教授《素问》,整理者有太学生8人,太医院医生1人,儒生3人,礼部儒生3人,庠生6人,居士1人,共计21人。此书可能是吴氏授课讲稿,由众人整理收集而成。
67岁时,随着临证经脸的积累,学识日丰,对以往针砭治验不能尽得其中之奥旨者,经过三十年不断探讨,始破迷津,医学思想进入成熟期。带生徒23人(包括侄孙吴象先),将自己在针灸方面的研究心得,结合历代经典论述、医家歌赋,写成《针方六集》六卷,旨在羽翼《图经》(明刊《钥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学习使用。吴氏订校滑寿《明堂图四幅》(又作《正伏侧人脏腑明堂图》)。一并收人此书卷首“神照集”中,形成该书图文并茂的著述特点。
据丹波元坚《医籍考》“亡名氏鹤来山人传”分析,吴氏还著有《十三科证治》、《药纂》等书。惜今未能见到。
著作
《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十三科证治》、《药纂》等。
学术内容
1.精注《素问》
认为林亿等校正《素向》也还存在“彰隐不明”的问题。事实上,《素问吴注》也确是一部力作。吴氏力求要用简练之语言彰明经旨。通观《素问吴注》,吴氏致力医学,于《内经》所下功夫颇深,对后世启发之功是不容泯没的。《安徽通志艺文考稿》曾称:“中国学术皆源于道,《内经》乃纪黄帝岐伯相向答之语,虽言医也,而道离焉。吴注批郤导窾,深入浅出,治《内经》者,皆当读之。”
2.方剂之贡献
吴氏壮年曾致力医方研究。这是因为吴氏从医十八年后,贽见过一些医家,其中什九既昧于经论,又多不谙方旨药性,故疗病每使病人难愈。为此吴氏发志取医方七百余首,按证排列,逐方发其微义,书称《医方考》,计六卷。这是一部从临床实用着眼的医方。全书分七十二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证候。各门首叙病因,次列方剂,再列适用证候及用法、注意事项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每方后所附之方解,考证精详,文字清晰,很见功力。使读者不仅易于领会方旨,且可便于掌握治病用药,方剂加减之要领。
3.脉学的研究
吴氏既行医于江浙,兼事著述。访医问道,出人岐黄,未常乏人。但有关脉学,白首不达者,亦不可枚举,吴氏有鉴于此,于是发奋著《脉语》上下卷。该书由浅而深。上卷从“取脉入式”论起,共十三论。下卷始于“脉位法天论”共五十论。举凡“寸关尺义”,“六部所主”,“五藏病脉”,“小儿脉法”,“妇人脉法”以及脉之有力无力,经络虚实,从证不从脉,从脉不从证等,均从临床实际出发,逐一论述。吴氏并根据王叔和《脉经》所论之二十四脉,除细脉未论外,其余二十三脉均有论列。又据前人说别增小脉(形减于常脉),大脉(形加于常脉),长脉(过于本位)。短脉(不及本位),毛脉(脉来浮涩),钩脉(前曲后踞),石脉(阳至而绝),溜脉(来如水之溜),疾脉(即数也,所谓躁者亦疾也)九种。共计三十二脉。
此外,有关“怪脉”,吴氏亦论列二十四种,较《脉经》大有增加。吴氏《脉语》除论述各种脉证外,还论述了太素脉。这可能是与明代太素脉盛行有关。吴氏反对太素脉邪说,对太素脉邪说深恶痛绝,但他又认为太素脉论中有可采之句,诸如他说:“太素
之说,固为不经,然其间亦有可采者,如曰脉形圆净,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至数模糊谓之蚀。质清脉清富贵而多喜,质浊脉浊贫贱而多忧……此皆太素可采之句也……”(《脉语•太素脉》可采之句)。这些道理实际是毫无可取的,因为在客观上还是肯定了太素脉的某些成份。但是我们如果考虑到明代社会的侈靡,太素脉盛行有其社会基础。那么吴氏在深刻揭露太素脉系“巫家之教”的同时,又表达了他对太素脉书中的一些论点的欣赏,亦不为怪。忖度吴氏脉学主流,仍然不失博湛精深的。
4.针灸之集成
吴昆晚年尚著有《针方六集》六卷(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写序成书,时年六十七岁)。吴氏精研针灸多年,但早岁在理论上未能一时贯通,后积数十年临床经脸,及老年始渐悟成书。
出版图书
临床应用
吴昆临床上偏重用针法治病,通过“以药明针”的比较方法,提出“针药二途,理无二致”的观点,认为针药一理,针药各有长短,指出“药之多不如针之寡,针之补不如药之长”,重在强调针刺简便快捷的效果,针灸百会穴治疗眩晕是为明证。重物腧穴的运用,倡十二经井荥输经合之“五门”针方说;讲究取穴少而精,推崇一针二穴的透刺法。提倡当针则针,当药则药,针药兼施,取长补短,各显神通。学术上提出“针药保元”说,强调“用药以元气为重,不可损伤,故峻厉之品不轻用,恐伤元气也;用针以元神为重,不可轻坏,五脏之俞不可轻刺,恐伤元神也”。
人物评价
吴昆毕生从事医学近六十年,著作宏富,上及医经、注释,下及临床方脉、针灸,广收博采,旨论宜人。是明代集理论、方剂、针灸于一身的卓然大家,于后世医学颇具启发。
后世影响
吴昆既承家学,又受师教,理论与临床均造诣较深,著有《吴注黄帝内经素问》、《医方考》、《脉语》、《针方六集》等医书。《素问吴注》24卷,对经典训释见解深刻,语简理明,多所发挥,订正了王冰经文的多处错误。人赠雅号“参黄子”,乃喻其能洞察黄帝经旨之奥,医技精湛,见解独到,往往出人意料而令众医折服。《素问吴注》是继全元起、王冰、马莳之后通注《素问》的第四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方考》6卷72门,广搜医方700余首,着眼临床,实用性强,是我国第一部注释方剂的重要著作,16世纪东传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影响很大。创有清气化痰丸、知柏地黄丸等名方。晚年集古代针灸大成,掺个人见解,著成《针方六集》,临床价值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