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丹,女,汉族,1981年1月出生,“
肩上芭蕾”创始人,中共党员,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总经理兼艺术总监,中国杂协第七届副主席,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第九届主席、广州市杂技家协会第四届名誉主席。
早年经历
1987年吴正丹6岁时,父亲就把她送到了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练艺术体操。1990年,她进入辽宁省体育训练中心艺术体操队,因为不够高,老师就觉得这孩子再练艺术体操可能出不了什么成绩,就让她到了技巧队。到技巧队后,吴正丹的身体开始长开,身高蹿了几厘米,以致放她走的艺术体操队的老师非常后悔。其实吴正丹并不想到技巧队,一方面她觉得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另一方面她看到技巧队里的底座和尖子之间经常争吵。还在练艺术体操时,她就想,这辈子死也不练技巧。她说完这话没多久,就被调到了技巧队来了。而且是和她最不想搭档的魏葆华。实际见了面之后,吴正丹对魏葆华的印象有所改变,开始了多年的配合。两人默契的合作使他们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到1997年,两人都是国家级运动健将,获得过全国冠军、世界锦标赛第三名、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但他们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退役。因为吴正丹和魏葆华知道,他们俩的竞技水平已经到了巅峰状态,要想拿世界锦标赛冠军,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
在技巧队期间,吴正丹和魏葆华的出色表现也吸引了一些团体的目光。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领导对这对组合特别看好。1996年,全国技巧队在深圳体育馆比赛时,该团副团长高俊生特地看他们比赛。吴正丹和魏葆华第一个出场,那天的感觉还不错,她的第一个动作是屈体两周落地,没想到一下子就蹬空了,一周半落地就从空中摔了下来,吴正丹当时就晕了过去。魏葆华和教练扶着吴正丹到了宾馆。他们在房间里没多久,战士杂技团的团长宁根福和副团长高俊生都来看望吴正丹。随后,从1996年6月到1997年6月,吴正丹和魏葆华被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借调了一年。练杂技节目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但一年的时间不可能使他们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练着练着就失去了兴趣。尽管两人训练很刻苦,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节目,始终上不了杂技团的大型晚会演出。一年后,吴正丹和魏葆华又回到了辽宁技巧队。父母和教练都希望他俩继续练下去,但看到他们主意已定,也就尊重了他们的选择。在吴正丹和魏葆华退役的半年时间里,宁根福和高俊生反复给他们俩打电话。宁根福首先说服了魏葆华,吴正丹也被魏葆华被说服了,17岁的吴正丹决心跟魏葆华一起到战士杂技团。
1998年2月,吴正丹和魏葆华被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特招为演员,成为了军人。进了战士杂技团后,团领导觉得吴正丹和魏葆华最适合练的就是造型艺术,他们身体条件非常出色,决定借鉴一下芭蕾舞的动作,高俊生开始给他们设计在身体上练芭蕾舞的动作。最初排练时是在背上跳芭蕾,吴正丹刚开始认为这不可能,因为背上的肌肉是软的,人站上去又会晃动,重心极难掌握。但高俊生相信他俩能做到。用了半年的时间,吴正丹可以在背上站稳。再往肩上和头顶发展,难度越来越大,吴正丹的大脚趾练出了骨质增生,第四趾和小趾之间则相继化脓。经过练习,吴正丹成功地完成了站背、站肩、站头三个跨越,从站到人体上就发颤到可以从容地做动作。1999年,在全军的文艺会演上,吴正丹和魏葆华演出了辽宁芭蕾舞团编导晋云江编排的节目《对手顶──鸽子》。为了在全国杂技比赛中获奖,战士杂技团专门聘请了张继刚担任编导,根据吴正丹和魏葆华的特点,邀请作曲家方鸣进行音乐创作,在吴正丹、魏葆华表演过程中,同时配以天鹅的群舞和音乐、舞美的包装,并将节目命名为《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吴正丹和魏葆华几年艰苦训练下来,该节目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在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荣登“金狮奖”金奖榜首。
2001年,吴正丹和魏葆华在上海APEC会议的晚宴上表演,赢得了与会首脑18次掌声。2002年1月17日,吴正丹和魏葆华携《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节目走进摩纳哥,参加第26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面对20多个国家100多名演员演出的30个节目的挑战,他们最终无可争议地获得了杂技界的奥斯卡奖“金小丑”奖。
2004年,吴正丹和魏葆华成为杂技剧《天鹅湖》的女一号和男一号,这部具有清晰的叙事线索和主题意蕴的杂技剧的核心就是芭蕾对手顶。2004年9月12日晚,杂技芭蕾剧《天鹅湖》首次公演。2004年10月,吴正丹和魏葆华受国家委派赴美国参加“中美文化年”的演出活动。2005年,吴正丹和魏葆华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上海大剧院连演20余场,并由此走向欧美国际舞台,迅速成为海外演艺市场争相邀请的热门剧目。
2006年3月17日,吴正丹和魏葆华带着杂技芭蕾剧《天鹅湖》来到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乡俄罗斯进行演出。同年6月,吴正丹被广州军区第二次记一等功。
2021年,从部队退役后的吴正丹成为广州杂技艺术剧院的掌门人,剧院发展、人才培训成为她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40岁的吴正丹在身体的软开度和表现力无法达到最佳水平的情况下,坚持创排并主演了杂技剧《化·蝶》。《化·蝶》依然是以吴正丹、魏葆华的“芭蕾对手顶”节目为核心发展而来,是一个纯粹的耳熟能详的中国式故事,配之以多样化的杂技技巧。这部剧也为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打下了另一片天地。同年,吴正丹参加广东卫视制作的大型杂技文化类节目《技惊四座》,作为两季杂技鉴赏团的成员、资深杂技专家,参与到节目的评审和点评中,为普通观众介绍解释杂技专业知识,点评杂技技巧动作、演员表现,使观众对杂技有所了解,借《技惊四座》的平台对传统杂技艺术进行推广传播。
2022年1月,吴正丹和魏葆华的《化·蝶》在上海大剧院开启新一轮演出,随后到全国各地巡演。2022年9月,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9月18日,参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CCTV-1播出。2023年6月,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杂技舞剧《化·蝶》。2024年,担任主演的杂技剧《天鹅》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巡演。巡演期间,吴正丹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参加“中国故事”系列讲座,向当地观众、华侨等介绍中国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并现场展示《天鹅》剧中的精彩片段。
个人生活
1990年,吴正丹进入技巧队后,搭档是给印象最不好的魏葆华。当时,魏葆华已经是快20岁,吴正丹觉得他整天对搭档凶巴巴的。在魏葆华眼里,吴正丹就是一个小妹妹,合作前对她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并没有想到这个小姑娘对自己这么有成见,甚至“恨之入骨”。当魏葆华站在吴正丹面前时,吴正丹偷偷地瞟了他一眼,看见他正微笑地看着自己,觉得这个人也不凶啊,从此两人开始了多年的配合。第一次配合练习动作时,吴正丹跟魏葆华说,排练可以,但不许打她。一句话使魏葆华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这么厉害,一上来就约法三章。在受到战士杂技团邀请加入时,17岁的吴正丹放不下魏葆华这个合作多年、配合如此默契的人,在她眼里,魏葆华成了她一睁开眼后必须看到的人。最后,吴正丹决心跟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到战士杂技团重新开辟自己的道路。
人物经历
天鹅展翅艺惊四座
吴正丹从小就要强,不服输。6岁进少儿体校,8岁进行
艺术体操训练,12岁进入男女技巧训练,3年后和搭档
魏葆华一起夺取了世界青年技巧对抗赛冠军。
17岁时,吴正丹从辽宁体委退役,来到闻名遐迩的战士杂技团,开始了她的人生新起点。训练,训练,再训练,她终于从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变成了展翅高飞的白天鹅。
2000年4月至10月,她开始排练“头顶上的芭蕾”,大胆探索中国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道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腰伤复发,脚趾磨烂,疼痛钻心,但最让吴正丹难以忍受的是千百次的滑落,千百次的失败,千百次的彷徨。
天道酬勤,历经半年的磨难,艺惊四座的《东方天鹅》终于与世人见面了―――将芭蕾与杂技相结合,首创了足尖站肩、站头顶,完成“360度转体”、“单脚站头转体”、“单脚踹燕”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杂技界震惊了,舞蹈界震惊了,舞协主席白玉湘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人的身体上轻盈地跳着芭蕾舞,杂技发展得太快了。
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上
《东方天鹅》震惊世界,引起我国现代艺术家们的关注:以此为主线,能否将杂技排成百年闻名的大剧《天鹅湖》呢?全国著名导演
赵明来了,唯一受聘于
欧洲皇家芭蕾舞团的著名艺术家、跳了近千场《天鹅湖》的刘军来了,全国著名的
灯光设计师、舞美
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来了……吴正丹清楚,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让吴正丹感到开心的是,正在这时,她10年的合作伙伴、可敬可亲的师兄终于成了相识相知不离不弃的丈夫。有幸福相伴,她更有信心迎接新挑战了。2004年5月至9月,她沉迷在《天鹅湖》的音乐中、芭蕾课训中、技巧翻新的尝试中……
“杂技演员能跳出芭蕾舞演员的感觉吗?”这种质疑,又一次激起了吴正丹不服输的劲,她反复琢磨,反复训练,到了痴迷的程度。可就在她看到成功的曙光时,不幸笼罩住她。长期的超负荷训练,引起了腰伤、骨伤,右脚红肿。2004年9月12日,中国杂技《天鹅湖》第一次出演,当天下午3点,吴正丹的左脚跟腱落下两块小骨头,剧痛难忍。
离演出只有4个小时了,眼看着4个月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从不掉泪的吴正丹嚎啕大哭。剧团党委一方面从广州请来著名骨伤专家救治,一方面做好吴正丹不能上场的应急准备。开演还有10分钟,团长再次来到正在治疗的吴正丹跟前问:“丹丹,怎么样了?”
吴正丹倔犟地回答:“只要有一口气,我就得上。放心吧!”用冰袋,打封闭,大幕拉开,音乐响起,吴正丹强打精神忍着疼痛,含泪上场。没有人能看出她与以往的演出有什么不同。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谢幕,她奇迹般地成功了。医生望着吴正丹被人扶走的背影,感叹地说:“骨头都掉下来了,还能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演出,今晚我亲眼看到了一位巾帼英雄。”
为战士演出最难忘
成名之后,有的文艺团体提出给别墅、汽车,给200万元让吴正丹夫妇跳槽,他俩当听笑话一听了之。有的演出商私下出高价让他俩去演出,价位高得让人心动。吴正丹顶住了各种诱惑,没接受一次私下演出,没拿过一分钱的额外收入,却完成了国家和军队安排的几百场演出,观众遍及世界。一些人不理解,吴正丹说:“钱少一些可以慢慢挣,但心灵之美不可一日无光。”
多年来,吴正丹的演出场地遍及军内外、国内外,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上海大剧院、
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
法国香舍丽尔大剧院、
德国马戏大棚……她对每一场演出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对每一位观众都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当问到吴正丹哪一次演出让她印象最深刻,她动情地告诉记者是下部队演出,战士们热烈的掌声和口号声时常是绕梁三日,在耳旁久久不散……
杂技舞剧
2021年11月,“肩上芭蕾”惊艳讲述中国故事 杂技舞剧《化·蝶》从上海“飞”向世界舞台。《化·蝶》将于2022年1月“飞”回申城。
综艺节目
天天向上 20101105
2022年9月,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9月18日,参加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CCTV-1播出。
社会任职
2015年11月,任中国杂协第七届副主席。
2016年11月,任广东省杂技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
2021年12月,任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7月,当选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
2025年1月,当选广州市杂技家协会第四届名誉主席。
党的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委员
轶事趣闻
祖国高于一切
2004年10月,吴正丹和魏葆华受国家委派赴美国参加“中美文化年”的演出活动。他们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精彩表演,成了美国文化界一大盛事。演出结束后,肯尼迪艺术中心名誉主席悄悄问他们:“你们喜欢美国吗?美国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着。”他俩淡淡一笑,礼貌地回答:“能通过演出让美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我们感到无上光荣。”他俩心里明白,“东方天鹅”的家永远在中国。
有的地方文艺团体提出给别墅、汽车,诱惑他们跳槽,他俩一笑了之;有些国外演出商私下开出令人咋舌的待遇请他们加盟,无一例外被他们拒绝。对此,吴正丹说:“我是个军人,又是人大代表,组织给了我至高无上的荣誉。这种荣誉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我会珍惜的!”
轰动俄罗斯
2006年3月17日,吴正丹和魏葆华、战友们第一次到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乡俄罗斯演出杂技芭蕾剧《天鹅湖》。虽说此剧在国内已是好评如潮,但当“天鹅夫妇”走进克里姆林宫大剧院时,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们知道,一向对艺术颇为挑剔的俄罗斯人把芭蕾视为国粹,不知道看了上百年《天鹅湖》的观众是否能接受杂技演员表演的中文版的《天鹅湖》。音乐仍然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主题也还是那个爱情主题,唯独表现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幕拉开,王子梦见了白天鹅,并乘坐帆船环游世界去寻找白天鹅——开场表演,俄罗斯观众没有丝毫反应。当剧情发展到王子与白天鹅相见,也正是吴正丹扮演的天鹅跃上魏葆华这个王子的双臂,纵情在肩上和头上跳起芭蕾,且一个高难度的“踹燕”造型接一个头顶上的360度旋转时,观众席上顿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俄罗斯人怎么也没想到,中国演员会这样演绎芭蕾。接下来的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俄罗斯观众为求得一张门票,许多人举着“请帮助我观看《天鹅湖》”、“我需要一张票”等字样的牌子。克里姆林宫大剧院的后台经理瓦列里说:“我在这个剧院已经工作了近20年,看过各种版本的《天鹅湖》。中国版的《天鹅湖》演技特别,观众人气旺,演出气氛热烈,我连看了3遍还觉得不过瘾。”最后一场演出结束谢幕时,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马哈耶夫先生走上舞台,为“天鹅夫妇”颁发了以世界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命名奖项的金质奖章。他说:“你们不仅是顶尖的杂技艺术家,也是出色的文化使者。”
德艺双馨
一次,吴正丹和魏葆华到亚洲某国演出刚结束,当地电视台一名负责人便找到团领导,想请他们演出,电视台作一次现场直播。团里考虑到他俩很辛苦,想推掉,但考虑到这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好机会,吴正丹和魏葆华便建议团里答应对方的要求。然而,当他们来到直播现场后才发现,表演场地狭小、简陋不说,除了一块地板胶,没有任何舞台背景,四面是各种“风味小吃”的档铺。显然,高雅艺术、杂技绝活被主办者当成了“街头杂耍”,他们的本意是要宣传当地的“风味小吃”。夫妇俩找到主办方说:“在这种场合演出,是对中国杂技艺术的亵渎。如果你们没有合适的场地,我们只好不演。”“晚上就要直播,现在临时换场地已经来不及了,要不,我们多给一些演出费作弥补吧?”夫妇俩不为所动:“我们是代表中国艺术家来交流演出的,不是来卖艺的!”见此情形,主办方只好更换场地,并一再鞠躬道歉。直播结束后,现场的电视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艺德称赞不已。
人物影响
从2000年首创杂技芭蕾《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节目到2006年,吴正丹十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并参加演出;27次为来访的外国元首表演;曾先后在法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上进行演出。在丹麦亚欧首脑会议、华盛顿中美文化节、东京“中日友好之夜”、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上,以中国军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各国观众的“眼球”,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获得荣誉
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两次。
以中国杂技《芭蕾对手顶———东方的天鹅》摘取了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首奖、第26届摩纳哥蒙特卡罗国际杂技大赛最高奖———金小丑奖、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表演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大奖。
2003年在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节目《化蝶》,被观众评选为“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特别奖”。
2022年9月,获评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2023年4月21日,获得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25年1月,荣获2024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敬业奉献类称号。
2025年1月,吴正丹获2024年“广东好人”称号。
人物评价
杂技和芭蕾本是两门毫不相干的艺术,来自中国的一对夫妇让它们联姻了。他俩最大的贡献是给世界艺术宝库孕育了一个新生命。(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评审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