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地岩体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爱祥,男,1963年1月生于湖北仙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地岩体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3年1月,吴爱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镇北村。
教育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就读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7月,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92年2月,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11月—2006年8月,历任中南工业大学资源开发系讲师、教授,资源开发系副主任、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处长等职。
2006年8月—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2013年11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
2015年1月—2021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1年5月,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地岩体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
当选院士
2023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吴爱祥教授长期致力于金属矿绿色开采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化应用研究,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支撑建成了中国首个国内和海外深锥浓密膏体充填示范工程。他还率先研发了矿岩散体振动剪切试验系统,研制了新型振动出矿机;在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领域,率先提出取消间柱的思路,创新了地下金属矿硬岩无间柱连续采矿法,建成连续作业生产线。
截至2023年11月,吴爱祥共出版专著6部(英文2部),一作/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
截至2023年11月,吴爱祥共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
截至2023年11月,吴爱祥共主持制定膏体充填、堆存国家标准2项。
截至2023年11月,吴爱祥共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
截至2023年11月,吴爱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
人才培养
吴爱祥在中南工业大学主讲了“地下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采矿工程”“振动出矿技术”等四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吴爱祥担任社会职务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指南编制采矿组组长、“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主编、《工程科学学报》主编、《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金属矿山》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人物评价
吴爱祥是中国全尾砂膏体充填绿色采矿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为推动中国金属矿绿色采矿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北京科技大学评)
吴爱祥待人和治学一样,非常务实真诚,很有学者风范,多年来一直关注家乡青年学子成长。(吴爱祥高中同学陈化波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2 11:0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