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辉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家
吴秋辉(1877~1927) 原名吴桂华,自号诧傺生,为20年代我国卓越的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吴秋辉出生于临清县城内考棚街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幼时天资聪颖,稍识文字,便对文学产生了兴趣,10几岁时写的诗文即闻名乡里。19岁时,在康有为、梁启超酝酿变法、鼓吹新学思潮的影响下,吴秋辉一改厌恶数理化的常态,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数理部。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极优,著有《算法正宗》、《算法易解》等通俗读物,毕业时考取日本官费留学生。
履历
吴秋辉, 大学教授。1910年毕业于山东省优级师范学校。初在临清办教育,1912年在济南一家报馆任主编。1917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化。1920年到北京主持民意报。1924年应聘到山东国学研究社教授经学。1927年,他由梁启超推荐到北平清华大学任导师兼教授,因眼疾未能成行。其著作有《算法易解》、《古今文学正变源流考》、《齐鲁方言存古》、《说经》、《三百篇通义》、《中国古刻考》、《学文溯源》、《学文溯源读编》、《侘傺轩诗剩》、《轩诗全》、《侘傺轩词余》等60多部。1927年病卒于济南。
因他有眼疾,面试时被取消了录取资格。1900年,他回到临清兴办教育。1912年再赴济南,在1家报馆任主编。这期间,他目睹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但政治腐败依旧的残酷现实,不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时局加以评论。从1917年始,他把主要精力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上。1920年游居北京,主持《民意报》。1923年离京返回济南,赁1间小楼独居,潜心钻研学问,不与世人往来。1924年春,山东国学研究社成立,应聘教授经学,他那独标新义的讲析,使全校师生交口称赞。1925年10月,他为出版著书事开始与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梁启超交往。梁启超在读了他著的《学文溯源》后,称他有真才实学,才冠济辈,并视其为“平生难得的天涯知己”。此后,鸿雁传书不断。在这期间,吴还为冯玉祥讲授过诗歌。1927年冬,梁启超派人赴济南,特邀吴秋辉赴北京任清华大学导师兼教授,后因吴秋辉旧疾复发,未能成行。
著作
吴秋辉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已经出版的《学文溯源》以及在齐鲁大学校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外,经专家考订尚有60多部著作 它们是:《学文溯源续编》、《古今文字正变源流考》2卷、《古文字》、《齐鲁方言存古》2卷、《毛诗正误》4卷、《三百篇通义》32卷、《诗经名物拾义》5卷、《诗经解颐录》、《楚辞正误》、《楚辞正误续编》、《古史钩沈》2卷、《左传正杜》l卷、《姓氏名字号溢源流考》、《五霸考》、《秦建国考》、《货币源流考》、《商代迁都始末考》、 《中国石刻考》、《杂考》、《古代考源》、《周武王考》、《说经》、《说易》、《八卦分官正谬》l卷、 《周易考略》、《论语发微》、《仪礼今古考异》、《檀纠谬》l卷、《礼记正误》、《学海绀珠》32卷、《渔古碎金》2卷、《侘傺集》、《寄傲轩吟稿》、《侘傺轩诗剩》、《侘傺轩诗全》、《侘傺轩词余》、《艺苑杂抄》、《东梅琐录》、《破屋宾谈》等。
补充信息
在清末民初,我国学界中有一些被称为“怪杰”或“疯子”的著名人物,如为人们熟知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辜鸿鸣等等。其实当时在我省,也有一位这样的才学过人、言行迥异于常人的大学者——吴秋辉。
吴秋辉(1876—1927),名桂华,字秋辉,自号“侘傺生”,临清县城内考棚街人;1901年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数理部,毕业后考取了赴日官费留学资格,但因眼疾而被取消了留学资格,遂回到临清兴办教育;1912年返回济南,次年任山东省齐民报馆主笔;1919年游居京师,主持《民意报》;1922年离京返济;1924年春应聘至山东国学研究社教授经学,其间还曾任山东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专科教员;1927年5月28日,病逝于济南,享年51岁。
语怪行异,多有惊人之举
《临清县志》载,吴秋辉“为人貌寝又不修边幅,而天才卓越,目空千古,视时辈蔑如也”。他早年本来喜欢并擅长于词章,并因此而知名于乡里,但他在山东省优级师范学的却是数理,其原因据说仅仅是因为报考之时他的伙伴们都料定他必定要报文史部,为了使伙伴们的揣测落空,吴秋辉就偏偏报考了数理部,并顺利地被录取,使伙伴们大跌眼镜。
吴秋辉在起居饮食诸方面都不按通常的法则。据其友人张默生先生说,吴秋辉喜欢昼眠夜作,每天下午六时以后起床,八时以后吃饭,在夜里从不睡觉。据他自己说,他曾五年没见过太阳,以至于有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他常说:在白天什么混账王八蛋的声音都有,绝不能研究学问,唯有万籁俱寂、夜趣独得的时候,才是他思维活动的良机;夜间读书或著作,一夜抵十日之功,可惜世上糊涂人太多,不知利用这种境界,所以在学术上永远没有明白的时候。
吴秋辉喜欢养猫,而且他养猫时也特意挑了一只和他一样眇一目的。那只猫白天时常卧在吴秋辉的胸上,陪他酣睡,偶有客人来访时,猫总是先觉醒,站在吴秋辉的胸上伸懒腰。有一次,张默生去拜访吴秋辉,为了逗吴秋辉开心,见状就连连称赞吴秋辉的猫。没想吴秋辉听后笑着说:“我的猫果然不错,它确有相当的聪明。不过就是一只眼睛,不能到国外留学,得不着什么学位罢了。”张默生闻言也不禁哑然失笑。
吴秋辉还好骂人,不管是谁。1926年,军阀张宗昌命山东潍县籍状元王寿彭主持恢复山东大学,设五科十三系,聘请京沪名流充任教授。王寿彭思想迂腐,提倡读经。吴秋辉闻知此事,立即向王状元公开挑战。他先把大学中文系课程立了个标准,把各门课程中某种应如何讲授、某种应如何研究全部写成专论,每天在报纸上连续发表。几天过后,王寿彭便深夜密访吴秋辉,请吴秋辉为自己留个面子,并聘吴秋辉到山大去做教授,哪怕不去授课只领干薪都可以。吴秋辉听后严词拒绝,并对王寿彭说:“我吴某读了一辈子书,也不能算是读得明白。我见你创办大学,并且聘请南北名流,来充教授,所以我凭借一知半解,愿为山东学子请命,同时我自己也算是领教。你知道,我并不是骂街的学棍,有意来敲诈,我要你的干薪干什么?”事后吴秋辉每与人谈及此事,就大骂王寿彭不是东西。
吴秋辉的友人张默生、栾调甫为了设法将吴秋辉的著作刊印出来、以免其散佚,便劝吴秋辉不妨借重一下当时的学界名人梁启超。在张默生、栾调甫的再三劝说下,吴秋辉于1926年10月初勉强同意给梁启超写了一封万余言的长信(不过信最终还是由张默生代笔的)。在这封信中,吴秋辉简述了其治学经过及心得,并呈上几部著作,希望梁启超能帮自己将著作刊印成书。吴秋辉给梁启超的信发出后仅四天,即得到了梁启超寄来的快件复函。梁启超在复函中对吴秋辉的学术成就推崇备至,并表示将全力帮助他。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早在给梁启超的信发出后的当晚,生性狂怪的吴秋辉就感到万分后悔了。他说自己一生没做过求人的事,给梁启超写信求助是他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失节。因此,吴秋辉对梁启超的信连复都不曾复,出版著作的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但梁启超并没有因此而忘记吴秋辉,1926年冬他又派研究生兰文徵等人专程来济南聘请吴秋辉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导师(该院的导师只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几乎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研究院也派员来济礼聘吴秋辉任导师兼教授。尽管吴秋辉此时贫病交加、生活窘迫,但他还是都婉言谢绝了。吴秋辉说自己不愿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想去讨人家的厌。
才高识远,纵横学界无敌手
吴秋辉治学不重走前人之路,不重复古圣先贤之言,恒以古之所是者非之,古之所非者是之。他在对《诗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许多与历代研究者皆不相同的见解。他发现《诗经》三百篇,几乎没有一篇无问题:或是原文的误谈,或是注释的错解,或是“转注”、“假借”的胡写乱写,或者各地方言的以讹传讹等等。他博览群书,才高识远,每有所述,必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旁征博引,反复论证,证据确凿,义旨宏远,使闻者惊心、见者叹服,当时的学界很少有人是其对手。
1924年,著名学者胡适到济南讲《诗经》,礼遇甚隆。全城遍贴海报,发售门票。吴秋辉闻悉此事之后,于胡适演讲的前一天晚上,找到胡先生下榻的济南最大的“津浦大旅馆”,二人单独晤谈约两个小时后,吴秋辉辞出,而胡适则立即嘱旅馆订票,取消了演讲,于翌日清晨乘火车返回了北京。当时的济南学界对吴、胡二人那天晚上的谈话内容虽不甚了了,然皆知吴秋辉在《诗经》研究方面的造诣非常深,胡适当非其对手。
还有一次,某年康有为游学到济南,并应邀作了一次公开演讲,内容大致是根据《礼记》,阐述其“大同”主张而已。康有为此次的演讲辞被刊登在报纸上后,在一片喝彩中却传来了吴秋辉的驳斥之声。康有为自然要予以反诘,但笔战一开,来回没有几个回合,康有为竟急急收兵,匆匆离开济南了。
吴秋辉早年专事词章,中年耽于教学,晚年则致力于经学及古史研究,虽平生述多于作,成稿者不及其所述之一半,但其著作已甚丰。除了《学文溯源》(五卷)以及在齐鲁大学校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外,其著作经专家考订尚有《学文溯源续编》、《诗经通义》、《学海绀珠》、《楚词古文考正》(四卷)、《檀弓纠缪》、《仪礼今古文考异》、《礼记正误》、《古今文字正变源流考》、《齐鲁方言存古》、《读庄漫录》、《说易》等六十多部。1997年8月,齐鲁书社出版了由张乾一辑校、袁兆彬校补的吴秋辉先生的遗稿《侘傺轩文存》。2001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吴先生的百万字巨著《说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5 10:01
目录
概述
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