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1966年11月生,江西宜春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测绘科学与技术专家,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66年11月,吴立新出生。
1984年9月—1988年6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学院物测系矿山测量专业。
1988年9月—1991年6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毕业后获得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学位。
1991年3月—1993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助教。
1994年1月—1996年11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讲师。
1994年9月—1997年6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业后获得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学位。
1996年12月—2000年11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年12月—2005年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地理信息学系副主任。
2004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5年3月—2008年4月,任东北大学特聘教授、测绘遥感与数字矿山研究所所长。
2008年5月—2012年4月,任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空间所所长。
2012年5月—2016年11月,任中国矿业大学首席教授、物联网(感知矿山)中心执行主任。
2016年10月起,任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吴立新主要研究领域为:
①、遥感科学与技术:面向地灾感知认知及地应力卫星遥感,研究固体地球对象暨岩石受力辐射变化规律与机理、地表盖层对辐射传输的影响特征,丰富和发展遥感—岩石力学及应用。
②、地球空间信息学:面向地矿岩土与城市真三维建模及地球系统空间数据集成共享,研究自适应三维建模方法、地球系统空间格网与大数据融合技术,丰富和发展三维地学建模及应用。
③、矿山测量与数字矿山:面向矿山绿色、安全与智能开采,研究矿区环境灾害多源遥感与协同观测技术、数字矿山与智能矿山理论及关键技术,丰富和发展矿山测量新理论新技术。
截至2022年11月,吴立新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16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译著1部,其主要论著有《城市内涝淹没建模与过程模拟》《地震遥感热异常时空分析方法与检验》《地球系统空间格网技术》《三维空间信息系统模型与算法》《遥感岩石力学引论:岩石受力灾变的红外遥感》《岩石受力灾变的红外辐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煤柱设计与监测基础》《矿山开采沉陷及其损害防治》《建(构)筑物下压煤条带开采理论与实践》《工程岩体分类(译著)》等。
截至2022年11月,吴立新已获得国家软件登记著作权13项。
截至2022年11月,吴立新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截至2022年11月,吴立新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973与863课题,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等项目30余项。
截至2022年11月,吴立新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2022年12月4日,吴立新在
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讲授线上课程“光学与微波成像遥感”。
吴立新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讲授“GIS原理与算法”等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吴立新是中国数字矿山的倡导者和国际遥感—岩石力学的引领者。”(
中南大学评)
“吴立新与时俱进、审时度势,他是数字矿山理念的倡导者与数字矿山科研的践行者。”(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