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西(1900年10月~2005年7月21日),曾用名吴有良。广西扶南(今
扶绥)三哈村人。壮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连政治指导员,红七军连党代表,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第三五八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宣传科科长。1938年任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区政治委员。
吴西,原名吴有良,壮族。广西扶绥县人。1900年10月生于扶绥渠黎乡三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入读县立高等小学,受到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开始阅读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书刊,带头宣传新文化,反对尊孔读经,遭到反动校长的压制。1923年考入南宁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由于军阀混战,南宁社会秩序混乱,致使两次辍学回家务农。1925年新桂系
李宗仁、
黄绍竑在广州国民革命政府支持下统一广西,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梧州、南宁建立党组织和帮助新桂系建立整顿国民党,广西开始形成国共合作的新局面。
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使吴西深受鼓舞。他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南宁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三师学生联合会执委。在南宁大革命运动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他在1927年4月准备加入共青团之际,广西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5月4日被国民党南宁反动军警逮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了遗书,准备像共产党人那样慷慨赴义。他坚受了反动派的严刑逼供和战胜了牢狱恶劣生活,在1928年1月刑满获释,返家务农。不久,到左县县立高小任教,曾代理校长,继续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
1929年10月入伍,任
俞作豫领导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独立营政治指导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参加
龙州起义,历任红八军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师政治部白军工作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石家庄华北第一步校主任、川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四海军学校政委、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干部学校校长、海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共海军后勤部监察委员会书记、海军后勤部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4年离休后,编史料、写回忆录、作诗、练书法、参加各种健康的社会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完成《老骥忆烽烟》《老骥吟诗集》等作品。1995年发表了《吴西诗词选》。多次被海军、全军评为先进老干部。1993年、1995年分别获北京市全国健康老人奖,1999年被评为全军“世纪杯”健康长寿老干部。吴西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2004年,书法作品集《吴西书法》出版发行。2005年7月在北京逝世。遵照其生前遗愿,一半骨灰埋葬在出生地
扶绥县,另一半安葬在龙州革命烈士陵园。
2002年,吴西在家乡成功地举办了书法展。这时,吴老萌生了将展出的书法作品和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结集出版的想法,长女吴黎红和女婿律志辉十分赞同。这一想法也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领导的全力支持。
《吴西书法》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潘琦题写书名。请谁来写序言呢?吴西想到了老首长吕正操。为此,吴黎红先请人起草了《序言》草稿。由于吴老年事已高,行动不很方便。这一年11月的一天,吴黎红、律志辉等人一起来到北京花园路,登门拜访
吕正操将军,一是代表吴老看望吕老将军,二是请吕老将军审阅修改《序言》。
那年,吕正操已97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只是从沙发上站起来要由工作人员扶一下。吴黎红带去了吴西的回忆录《老骥忆烽烟》和《老骥吟诗集》,吕老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翻阅“挺进冀中”“开展平原游击战”“战斗在最艰苦的岁月”那几节,吕老似乎又回到了那抗日烽火的年代,脸部表情不断变化,时而紧张,时而欣慰。嘴里还时而喃喃地说:“没有想到吴西比我还年长,书法还写得那么好!”“百岁老人办书展,真不容易啊!”吕老将军爽快地答应了吴西的请求,欣然命笔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