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不响的哨子
201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吹不响的哨子》是201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斌先。
内容简介
没有人能够让生活停滞不前,也没有人能够让再现生活的作品销声匿迹。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很多挑战与困惑,面对人情世故、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等问题,很多人逐渐迷失了自我。加上社会转型时期,利益集团及链条的重新分配和衍生,造成很多跌宕起伏的人生。全书共计收集作者(陈斌先)八部中篇小说,即为,吹不响的哨子、天福、天街咋就恁么长、天狗、乡村大客户、响郢、秀秀这个娃呀、谁把谁的泪水擦干。
秀秀这个娃呀
谁把谁的泪水擦干
序言
没有人能够让生活停滞不前,也没有人能够让再现生活的作品销声匿迹。经济飞速发展带来很多挑战与困惑,面对人情世故、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等问题,很多人逐渐迷失了自我。加上社会转型时期,利益集团及链条的重新分配和衍生,造成很多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家一方面沉浸在经济发展带来的快乐物质生活中,一方面又沉沦在随之产生的更高的精神追求的挣扎与迷惘中。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农村生活对我的影响很大,进入乡村叙事,就像找到自己的母体。有人说,童年生活决定作家的高度,阐述的道理可能是童年的记忆,它是作家叙述的立场,决定了一个作家的感觉和态度。
可以这么说,我的童年是卑微的、低矮的,甚至是无序的。七岁时候,母亲让我放了八只皖西白鹅,因为鹅偷吃秧苗,被生产队老队长发现,我轰赶鹅上堤不及时,一只母鹅被我活生生打死,后来老队长向我母亲求情,才免却皮肉之苦。也是因为放鹅,我差点淹死在大水塘里,后被我当时的玩伴救起。母亲不但让我放鹅,还让我天不亮就起床拾粪,我跟弟弟一个从村这头开始,一个从村那头起步,等整个村庄醒来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已经把全村的粪拾完,要知道那时候我和弟弟还都不到十岁。
母亲是经历过旧社会的,她十三岁就到一个自劳自食所谓富农家里当童养媳,姥姥、姥爷我没有见过,他们都在母亲的讲述中鲜活起来,但是他们也如大多数农家人一样,因为贫穷才让十三岁女儿到“富裕家庭里”当童养媳的,而所谓富裕家庭没有雇佣一个农民,就是几门人合住在一起,长辈当家,弟兄几个带着孩子累死累活一点一点积攒活命的钱。母亲说,到了婆家,天不亮就起床做饭,还要收拾所有的家务,大家庭的地位等级让母亲一直没有伸开肠子过一天舒心日子。一家人苦苦劳作,终于在1948年的时候,买了上百亩田,也就因为这一百多亩田地,母亲最终戴上富农帽子,被打上需要改造阶级的深深烙印。小时候母亲常说,你是没有奔头的,我不死,你就不会有出息,你摊上了一个不好的母亲。那时候不知道母亲这句话的分量,接着母亲就会诉说她经历的苦痛,说在大家庭受过的委屈。母亲天生是个倔犟的人,在外面忍气吞声,长期压抑,在家里却形成泼辣、干练且火暴的脾气。我们姊妹多人,没有不怕母亲的。我因为跟一个玩伴“磨牙”(闹矛盾打架的意思),被母亲在村子撵上三圈,按倒在地,最后用一个打麻线的“拨锤”在我头顶上磕出一个洞。那是个死寂的夜晚,当母亲晚上搂着我睡觉的时候,发现我头发被血黏糊住,拨开头发,看到结痂的伤痕,母亲哭了,母亲说,你跟人家闹什么?你不知道娘是富农分子吗?人家说你富农羔子让人家说就是了,谁让你是我的儿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父亲是贫农成分,而我一直坚定认为我是贫农的儿子。说起来话长,母亲跟富裕家庭的丈夫——我的家门叔叔生活近二十年,因为修六安淠史杭工程,叔叔在“大跃进”年代饿死了,母亲带着四个孩子,也就是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到我父亲身边。我与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同宗同姓的兄弟,后来兄弟姊妹们一直没有区分彼此。我的父亲是贫苦人出身,青年时候被抓过壮丁,当过国民党的兵。那时候正赶上国共合作,父亲一直抗日打鬼子,父亲说,他们一个连围住十九个日本鬼子,最后那些鬼子全部在树林上吊自尽了。内战时,父亲被解放军俘虏了,部队让父亲选择回家还是当解放军,父亲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家,为此我跟父亲说,当初你不回家,肯定是工作人员啦。父亲咧嘴笑着说,那也就没有你啦。父亲一直温和得很,对母亲十分疼爱,对母亲的孩子也十分好,父亲有过一次婚姻,但是没有留下后代,后来那个妈妈得病走了。“大跃进”年代,父亲在大食堂烧饭,因为母亲要救她四个孩子而选择了父亲。好在叔叔与父亲是叔伯兄弟,对于叔叔的孩子——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也是一样看待的。这里面说起来十分冗长和琐碎。但是我不能不说父母亲的爱情,母亲对我的那个叔叔是一往情深的,常说那个叔叔如何忠厚老实、如何礼义等,叔叔是个从大家庭出来的人,他身上无形中打上了儒雅与谦和的特征。父亲走南闯北,早把生生死死看透,所以有些邋遢及率性。据说父亲抽烟无钱,家里的母鸡成了父亲抽烟的依靠。鸡蛋还没有干爽,父亲就迫不及待拿到代销点换烟。一个鸡蛋六分钱,一包最便宜的丰收香烟也要九分钱,一个鸡蛋换不了一包劣质的香烟,只能换几支,每次父亲换取几支烟后,都刻意留下几分钱给我买红糖吃,我鼻涕马虎吃糖的情景,如今还是兄弟姊妹们的笑资。我是父亲的大儿子,得到的关爱肯定很多。因为父亲的溺爱,我对父亲一点也不尊重,八九岁时候父亲揍我,我嚷嚷:“你打我几破鞋底记住,到时候我还你几个鞋底。”这句话也成了全村人的笑柄。父亲在国民党军队待了两三年,遗留了嗜赌的坏毛病,母亲辛辛苦苦喂母猪卖小猪得到的钱,经常被父亲一夜赌光。为此母亲跟父亲吵过无数次架。但是父亲就是个烂脾气的人,母亲怎么说他都行,但是一到大家喊他赌钱的时候又什么都忘记了,以致在母亲走了后,赌钱成了我们父子冲突的焦点,直到父亲把母亲留下的唯一大柜卖了当赌资的时候,我们的冲突到了极致。晚年的父亲毅然拒绝赌博,戒了快抽了一辈子的香烟,无论父亲怎么近乎讨好地对待子女,但是谴责父亲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唯一话语。我知道父亲是十分善良、勤劳的人,也是十分本分的人。我这么说父亲,不是说父亲不具备农民身上的优点。我相信,农民身上的所有优点,我的父母亲都具备,但是我的父亲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严重的不足,而我放大这种不足,说明它对我童年生活造成的影响,让我感到自卑与敏感。我知道父亲心中的痛,尤其在母亲走后,父亲一直心不在焉、委靡不振,精力基本都在赌博上,仿佛只有靠赌博才能不断麻醉自己。所以包产到户后,我家基本就像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前,下雨了,外面什么样子,屋里什么样子,三间草房早不能遮风避雨。弟媳妇到家后,生第一个大侄女,月子里不知道哪有那么大的雨水,她只好头顶褂子坐月子。我十四岁那年母亲走的,弟弟才十多岁。弟弟上学成绩很好,但是由于无人看管和料理,父亲赌钱时候把弟弟带上,饿了吃一块麻饼,困了睡在赌场里。不到十二岁,弟弟耳朵突然聋了,还常常捡大人的烟蒂吸,父亲也不管束,甚至有些支持,经常把吸剩下的烟把子递给弟弟。弟弟更加放纵,留长头发的时候留长发,穿喇叭裤子的时候穿喇叭裤子,差点走上邪路。但是由于母亲遗留的家风尚在,弟弟造次都是形式,最后弟弟总算走上正途。现在弟弟的几个子女十分争气,儿子还考上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自己一度还当上了村干部。侄儿考上大学的那天,弟媳妇扑在我父亲、母亲坟头放声大哭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好像弟媳妇要把所有的委屈都化成那场放肆的哭声似的。母亲五十八岁就走了,成了我一生的苦痛,我三十岁前都不能提及母亲,否则依然会痛哭流涕。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我们父子三人牺惶度日,而我正在上学,家里没有任何钱可以供我读书,这时候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尤其是大姐毅然站出来供我读书,这又成了我一生的感动。我用这么长的篇幅说我的出生和成长,说我的父母亲,因为这才是我写作的真实原因,也许这些琐碎是别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基本三到五年换一个岗位,当过乡政府秘书、农业技术员、科员、科长、挂职副乡长,分别在政协办、宣传部、档案局、方志办、乡镇企业局、招商局工作过。如此众多的单位让我见过形形色色可爱之人,也无形中充实了我的生活,理解了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奉献与挣扎,也窥视出他们的不足与顽劣,因此一直苦苦思考一个基层干部的价值取向;懂得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仅仅代表自己,实际上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也逐渐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担当的风格,渐渐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吹不响的哨子》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2 17:5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序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