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
汉语词语
告密,又可称为“告发”、“告讦”等,指告发他人的秘密活动。亦可指向本团伙以外的某组织或团伙告发本团伙的秘密,有变节反叛的含义
基本解释
[tell on sb.;inform against sb.] 向上司或有关部门举发别人的秘密。
因同伙告密而被捕。
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同志不幸落在敌人的手里。——《同志的信任》
词语
〈动〉告发别人的秘密活动:被特务告密。
[同义]揭发。[辨析]“告密”和“揭发”:“告密” 指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私下言论或活动,
“揭发”指把人们没有察觉到的坏人坏事说出来;“告密”含贬义,“揭发”属褒义或中性。
引证解释
指告发他人的秘密活动。
1、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顷年以来,伏见诸方告密,囚累百千辈,大抵所告皆以 扬州 为名。”
2、《新唐书·刑法志》:“﹝ 武后 ﹞欲制以威,乃修 后周 告密之法,诏官司受讯,有言密事者,驰驿奏之。”
3、《明史·刑法志三》:“ 庄烈帝 即位, 忠贤 伏诛,而 王体乾 ……相继领厂事,告密之风未尝息也。”
4、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王振恩恤》:“时 曹 石 虽诛,而告密之风转炽,始掌锦衣者为 逯杲 ,以酷暴激 曹钦 。及 杲 见杀, 门达 继之,酷加甚焉。故终 天顺 一朝,刑僇乃尔。”
5、 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在 广东 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
历史沿革
因当权者的需要和鼓励,中国告密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出台“告缗令”,即是鼓励百姓举报一切相识者的资产。武帝为从民间捞钱,此前曾颁布过“算缗令”,对百姓财产中来自非农业收入的部分征收“财产税”,但百姓有抵抗情绪,政府又缺乏统计手段,实施效果很差。武帝遂想出鼓励百姓互相举报资产这般损招。“告缗令”规定:凡被人告发隐匿资产、呈报资产不实之人,其资产将被全部没收,没收资产的一半将被奖励给告密人。此令一出,民间告密之风大盛,司马迁总结其巨大的破坏作用时说:民间“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各郡国“得民财物以亿计”,“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终于发展到中产之家全部破产,百姓花光吃光不思储蓄的境地。
近代
近者,如台湾50年代到80年代的“白色恐怖”。学人王鼎钧觉得自己身边当年遍布告密者:“那时偌大的办公室只有一具电话,我接电话的时候,总有工友在旁逗留不去,他们让我看见‘竖起耳朵来听’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好像无所用心,低着头擦不必再擦的桌子,但眼珠滚动,耳轮的肌肉形状异乎寻常。如我会客,总有一个工友殷勤送茶换茶,垂着眼皮,竖着耳朵。……那时,工友是他们得力的耳目,管理工友的人必定是‘组织’的一员。”那时候,台湾在蒋经国的主持下,有10万余名警察及5万余名各类特工,更不知发展了多少“工友”做眼线,台湾民众无一不在监视之中,无一不在被告密的恐惧之中。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51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词语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