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健康管理
管理学术语
员工健康管理则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行为。
内容介绍
员工健康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的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以“商品人”理论为核心的雇佣管理模式到以“知识人”理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的变迁。在这种演进的过程中,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而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这种管理模式迎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实施好处
为何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生产力
波特-劳勒激励模型指出,工作绩效除受个人努力程度决定外,还受到个人能力与素质、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与理解、对奖励公平性的感知等因素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步彰显,企业对组织绩效的改善,很大程度上要着眼于员工本身。按照波特-劳勒激励模型,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员工的工作意愿强烈、工作能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工作绩效会更容易提高。而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一方面降低了员工健康风险对其能力发挥带来的限制,改善了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到企业的关怀,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优化了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意愿,进而提升其努力程度,提高工作绩效。
实际上,对于员工健康管理所付出的投入可以转化为企业盈利,其投入产出的比率通常在1:1.4到1:4之间。例如杜邦公司在引进员工健康管理之后,其员工缺勤率下降了14%,费用/效益比达到1:1.42。
2.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凝聚力是企业作为一个团队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这种力量使组织成员心甘情愿留在组织中,为组织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员工健康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践证明,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的离职率也相应有所降低。IBM 台湾分公司导入员工健康管理后效果显示,员工离职率从2005年的10%以上降至2007年的8%。
员工健康管理降低了人才流失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可持续性的人力资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已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另据全球最大的员工福利咨询公司美世《2008 年中国员工健康和福利现状调研报告》显示,88%的企业对员工现在和未来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尤为必要。
提倡建议
深入理解员工健康管理:不只是诊断和治疗
员工健康管理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员工健康管理,以及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却存在不同的认识。不少人认为,员工健康管理就是完善企业的医疗保险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等;也有人将员工健康管理等同于EAP(员工健康管理计划),以为企业引入EAP之后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就算建立起来了。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均有失偏颇。
1. 员工健康管理根源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性和人的需求出发,尊重员工的选择,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给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和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并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因为只有实现了人的价值的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是将员工的身心健康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和诊治行为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为员工价值最大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而,员工健康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企业文化谈员工健康管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表面上看来对员工健康状况很关心,以为为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就是对员工健康进行了管理。实际上如果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没有真正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就不算是真正建立起了有效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2. 员工健康管理包含了身心健康的双重管理
员工健康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不含了员工身体健康管理方面的内容,比如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等等;同时也包含了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跟踪和辅导,比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设置心理辅导专员和员工互助小组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员工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重视,而心理健康往往被忽略。中国健康型组织及EAP协会进行的一项“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显示,99.13%的在职白领受“压力”、“抑郁”、“ 职业倦怠”等职场心理因素困扰;56.56%的被调查者渴望得到心理咨询,但从未尝试过;79.54%的职场人士意识到“职业心理健康”影响到工作。
3. 员工健康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而不是事后弥补
员工健康管理是一项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的过程,因此它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而不是事后弥补。目前,我国的员工健康管理大部分属于“事后弥补”型,即健康出了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员工健康问题的关注过多地依赖于基本医疗保险,而医疗保险是一个低水平的事后的医疗支付体系,根本无法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而定期的体检也是形式多于内容,很难真正发挥评估、诊断的作用。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员工健康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富士康事件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由于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健康管理制度,也缺乏良好的员工沟通渠道,员工的心理紧张和压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缓解,因此直到惨剧发生,富士康高层才开始认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完善员工关爱中心、设立员工关爱热线等系列举措。假如富士康能够提前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实施方法
文化、制度、管理多管齐下
1. 建立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
正如前文所述,员工健康管理根源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因此,要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必须先从企业文化着手。首先,企业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营造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文化氛围,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其次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实行柔性管理和爱心管理,倾听员工需求,帮助员工进步,让员工参与决策等等,使员工切实体验到受尊重的感觉,并找到归属感。
2. 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例如,从空间、装饰、光线、整洁度等方面对工作环境加以优化,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对于一些枯燥的重复性劳动,通过工间操、播放背景音乐等形式,达到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目的。在这方面,Google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Google 总部地处环境优美的加州山景城,办公楼的设计风格别致,员工使用滑板车往来于不同的工作场所;为了满足员工休闲的需要,Google特意建造了别致的休息区;为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Google支付预算让员工自己布置办公室,等等。
3. 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
通过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扫清员工健康发展的障碍。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职业晋升通道,给员工以动力和希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同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可以平等对话、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舒缓工作的压力,增强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4. 设置员工健康管理相关岗位
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设置员工健康管理的相关岗位,负责对员工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华为公司于2008年首次设立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以进一步完善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除此以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员工餐饮、饮水、办公等健康标准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健康与心理咨询。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如GE、 Dow Chemicals等也设立了亚太或中国地区健康顾问的职位,用来对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
5. 实施EAP计划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套系统服务,通过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和培训等服务,解决员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改善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EAP主要包括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三方面内容,作用分别是消除诱发问题的来源、 教育和培训、员工心理咨询与辅导。据了解,目前世界500强中相当数量的企业建立了EAP。惠普、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爱立信、可口可乐、杜邦、宝洁等一大批外资企业尤其是IT企业,纷纷启动了它们在中国的EAP项目。不少本土企业,例如联想集团、重庆移动等,也认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引入 EAP项目。
简介
如果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如果搞企业,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如果想把企业做大,不想当一个小作坊主,那就必须重视人才。无论干什么事业,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健康的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的报告,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同时,卫生部下属机构于2002年7月公布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
员工是企业的生命,是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们不仅仅是劳动者,而且是至关重要的知识资本。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于“健康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是体检、是员工福利,其实“健康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虽然国家已经实行了社保体系,并提供公司员工相应的医疗保障,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障只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只有当员工病了以后才能使用,但是当员工处于“亚健康”状况以及“高危”状况时,该社保体系不能提供任何解决方案。同时,当员工由于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身体失于调整而使工作状态处于低迷状态时,这种低效工作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而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企业本身。
德鲁克在他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说:“21世纪,组织(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个人”被再次大写,它不再是一个职称和职位,而是对组织、对自身的一种责任,是一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由此,知识员工、管理者作为个体的价值与组织的价值越来越紧密地被联系在了一起,而答案有时并不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范畴,“健康管理”应时而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9 16:34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实施好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