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周(读音zhōu)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周”字像在一块田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本义为雕刻细密,完备。“周”字本为象形字,但构形不明。;文献中“周”义存在着一个围绕着“周密”义衍变的引申脉络,由“周密”义引申出紧密、亲密义,亦引申指周匝、普遍义,由周匝义引申为环绕义,由环绕义引申出四周义,由四周义引申出周边义。
字源演变
“周”字结构构型不甚明了。“周”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像四方的田地里长着植物,作图1、2;有学者认为字像方格纵横、刻画文采之形,为“雕”之初文;有学者认为“周”本义指周密。而在甲骨文中用为方国名。随后发展到了西周金文,金文中即指姬周。金文的形体在“田”下面添加了一个“口”,作图3、4、5;商、周文字中“周”均不从“用”,所谓从“用”乃始于春秋战国间的讹变。《说文》中小篆的形体来自对金文的改造,笔画长短有所变化,《说文·口部》“周,密也”。此义为雕刻细密,完备。隶书、楷书形体基本一致,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 职留切
密也。从用、口。
𠄗,古文周字从古文及。
说文解字注
密也。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伸训为周致也。左传。晏子曰。淸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以周与疏反对。又襄二十七年。春。胥梁带使诸丧邑者。具车徒以受地。必周。杜皆云。周、密也。按忠信为周。谓忠信之人无不周密者。从用口。善用其口则密。不密者皆由於口。职畱切。三部。古文周字。从古文及。及之者、周至之意。
广韵
职流切,平尤章 ‖周声幽2部
周,周帀也。又至也,备也,徧也,密也。又姓,出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八望。本自周平王子别封汝川,人谓之周家,因氏焉。一云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人,百姓称为周家,因而氏焉。《魏官氏志》献帝次兄普氏後改为周氏。又汉复姓。魏初徵士炖煌周生烈。晋武帝中经簿云:“周生,姓;烈,名。”职流切。十。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𠱬𠄗。《唐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𠀤音州。《广韵》:徧也。《易·系辞》:知周乎萬物。
又至也。《书·泰誓》: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传:周,至也。
又忠信也。《书·太甲》:自周有终。传:用忠信有终也。《诗·小雅》:行归于周。《论语》:君子周而不比。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又终也。《左传·昭二十年》:以周事子。注:周,犹终竟也。
又《说文》:密也。《管子·枢言篇》:先王贵当贵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注:深密不测,故周也。
又曲也。《诗·唐风》:生于道周。传:周,曲也。
又《诗·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阳,汉属扶风美阳县。
又《广韵》:备也。《前汉·路温舒传》:锻錬而周内之。注:晋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又《广韵》:周帀也。《前汉·刘向传》:周回五里有馀。《韵会》:俗作周,非。
又鸟名。《尔雅·释鸟》:巂周。疏:今谓之子规。
又《韩非子·说林篇》:鸟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飮于河则必顚,乃衔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又不周,山名,在崑仑。《屈原·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
又风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风。不周者,不交也,言阴气未合化也。
又阳周,平周,定周,皆县名。《前汉·地理志》:上郡阳周县,西河郡平周县,鬰林郡定周县。
又姓。《广韵》:本自周平王子,别封汝川,人谓之周家,因氏焉。又魏献帝次兄普氏,後攺为周氏。又复姓,魏初徴士炖煌周生烈。
又与周通。《论语》:君子周急不继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又叶市朱切,音殊。《季历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宫榭徘徊,台阁旣除。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为一撇,第二笔横折钩结束部首的书写。随后,在内部先写一横,从而开始书写内部字体,最后一笔为一横结束“周”字的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言集汇
◎ 赣语:dhiu1 周家,周正
◎ 客家话:[东莞腔] z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1 [海陆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 粤语:zau1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4:53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