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与良(1923年2月-2002年5月1日),安徽至德(今
东至)人,女,微生物学家,1946年毕业于
辅仁大学,1952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3年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生物学系并创建微生物学科,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真菌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2年5月1日逝世。
人物生平
周与良(1923年2月-2002年5月1日),安徽至德(今东至)人,微生物学家,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52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周与良女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并于1953年到南开大学生物系任教,并创建微生物学科,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真菌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她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市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2002年5月1日逝世。
人物事迹
创建南开生物学科
1953年周与良先生到南开大学生物系任教后,开设了植物病理学、病原真菌分类和病毒学等基础微生物学课程。1960年周先生与程名芬等创建了微生物学专业。周先生一生主要从事真菌分类和应用真菌学研究。1975年周先生等承担编写《中国孢子植物志》中《镰刀菌志》的任务。在1976-1980年期间,她带领微生物教师从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采集微生物标本,并分离出3000株镰刀菌,鉴定出30多个种,填补了中国镰刀菌分类及资源调查的部分空白。1979年与周先生一起赴外地采集真菌标本的教师回忆说:“他们一行人先后去了山西大同和河北张家口,虽然当时已为改革开放的初期,但燕北地区还是非常贫穷落后,生活条件很差。记得刚到燕北地区时,因为周先生是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又是老教授,所以当地的领导非常重视,派一位行政人员亲自接待,提出给周先生特殊招待,被她婉言谢绝。周先生与学生同吃同住,白天一起坐车到边远山区和农村采集标本,晚上回来与学生们一起记录整理。”进入80年代周先生等又承担了“黄渤海水域酵母分类和资源调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渤海水域中分离出400余株酵母菌。经鉴定归属60余种,其中20余种为中国新记录,还确定5个种为优势种属。1986-1990年周先生指导其硕士研究生将分子杂交、全细胞脂肪酸和数值分类等新技术用于酵母菌分类,为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酵母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先生等人还对天津郊县流行的真菌植物病害进行了普查,并提出防治措施,同时为防止进口小麦携带植物致病性真菌传入我国,周先生两次参加天津进口小麦网腥病检疫,并提出对进口小麦进行技术处理的意见。1986-1990年周先生又主持了“深层发酵法工业化生产食用真菌蛋白和饲料蛋白”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用筛选出的两株高蛋白无毒镰刀菌,进行了深层发酵条件等系统学研究,为真菌蛋白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8年周与良先生作为南开微生物专业负责人和天津市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代表天津市微生物学会邀请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专家范云六来津,在天津大学礼堂做“微生物质粒(plasmid)与基因工程国外研究进展”学术报告,听讲者人数众多,深受欢迎和赞誉。1982年周先生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率先招收真菌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她还组织微生物专业教师翻译国外先进教材,并于1986年出版了《分子微生物学》译著,当时全国类似翻译教材非常稀缺。同年周与良、邢来君编著的《真菌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周与良在南开微生物学科创建和真菌学方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组织进行微生物多糖研究
1972—1976年南开微生物专业赵大健和蒋如璋主持了国家科研项目S114细菌石油发酵黏多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此后石油部领导在肯定了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石油资源匮乏,黏多糖转化率低,发酵周期长,油田实际应用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建议南开参考美国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聚合物,认为这在油田会有广泛应用”。作为微生物专业负责人,周与良先生认真考虑石油部领导建议后,她说:“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我们开展微生物利用玉米淀粉发酵多糖的研制和开发应用研究,定会适合中国国情并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同时她积极向专业教师推荐国外相关专著Extracellar Microbial Polysaccharides(微生物胞外多糖),并召集教研室老师开会,介绍书中9篇关于“黄原胶(Xanthangum)多糖”的研究成果。她指出:美国用工业葡萄糖经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酵已实现黄原胶工业化生产,并广泛用于油田开采、食品、非食品等几十个行业。我们要以“微生物利用玉米淀粉发酵黄原胶的研制和开发应用”为研究方向,用我们筛选的菌株进行发酵黄原胶研究,要产业化,要填补我国黄原胶产品的空白,要和相关单位协作从事黄原胶开发应用的研究,要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黄原胶发展之路,为国家做贡献。刁虎欣曾问周先生:“您是五十多岁的老先生,仍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您怎么会有如此好的精神状态?”周先生笑着认真地说:“中国要改革开放了,国家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老太太也要加油干!黄原胶研究靠你们,我还想组织真菌多糖研究呢!”
经过教研室老师们多年的努力,“微生物利用玉米淀粉发酵黄原胶的研制和开发应用”课题组与国内10多个单位协作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召开黄原胶研制和应用研究成果鉴定会6次,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1988年在江苏金湖首先实现黄原胶的工业化生产,同时首次制定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第一个国家质量标准(GB-13886-92),不仅填补了我国黄原胶产品的空白,还为我国黄原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南开大学黄原胶研制、产业化与开发应用荣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三等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周与良先生是“微生物利用玉米淀粉发酵黄原胶的研制和开发应用研究”项目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但在研发人员和获奖人员名单中却没有周先生的名字。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与努力付出而不图回报的精神值得学习和传承。
周与良先生还亲自主持了真菌多糖的研制与应用研究。1984-1985年周与良、张心平等开展了真菌利用玉米淀粉发酵普鲁兰多糖的研究,并探索普鲁兰多糖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1986-1990年周与良、刘如林主持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小核菌葡聚糖的研制”。在周与良先生主持、组织与指导下,南开大学微生物多糖研制和开发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971年南开微生物专业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当时微生物专业仅有教师12人。教师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了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周先生广揽人才,她把在外地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杨文博、刘如林和张心平调入微生物专业任教。接着又招收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生梁风来、韩廷顺加入微生物专业。同时从自己培养的品学兼优学生中选择耿运琪、陈月华和牛淑敏留校任教。至此微生物专业教师增至20人。为改革开放后教书育人,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师资队伍基础。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术素养,周与良先生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提携和重用。该专业半数以上的教师都曾出国访问或进修,如她推荐耿运琪到中科院焦瑞身先生实验室进修,这为他后续去日本、美国学习奠定了基础。她要求并组织教师必须参与科学研究,安排来校不久的杨文博主讲“微生物学”课程,耿运琪讲授实验课,让刘如林开设新课“微生物发酵”,鼓励张心平承担“免疫学”课。同时,推荐年轻教师攻读学位,首先推荐杨德成报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放线菌学专家逊初先生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刘方报考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周先生芝加哥大学校友、世界知名蕈菌学专家张树庭先生。
1978—1990年间,周与良先生作为微生物专业负责人,刁虎欣作为党支部负责人,组成微生物专业领导小组。周先生作为长辈,又是党的高级统战对象,刁虎欣等对她十分尊重,全力支持其工作。周先生也积极支持党的工作,他们配合默契,使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在周先生的指导和培养下,经过微生物基础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杨文博、刁虎欣等“微生物学与实验课”荣获天津市教学质量优秀奖:刁虎欣主讲的“微生物学实验课”荣获南开大学1984-1985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由他主讲的“微生物学”短课荣获南开大学1987-1988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总之,周与良先生为建设高水平的微生物学师资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