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基
中国电影界的泰斗
周传基(1925年3月12日-2017年4月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中国资深电影人,电影理论家、翻译家,影视评论家、教育家、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志性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的老师。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泰斗”、“中国第一电影教头”。
人物经历
1931年—1944年,辗转多地多校,在颠沛流离中上完小学到高中的课程。
1944年冬,在国民党驻印缅远征军新一军教导总队第二期无线电通讯队服役;
1945年春,在新一军军部军务处无线电通讯器材修理所任中士技士;
1946年冬,就读于青岛山东大学文学院英国文学系;
1950年,从山东大学毕业。
1954年—1958年,在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电影艺术译丛》杂志编辑部担任翻译编辑。
1958年—1976年,在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外国电影研究室担任资料员(右派分子)。
1976年—1986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担任资料员。
1981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文学系,研究生班及各类进修班等授课;同年,任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电视学校联合会年会代表。
1983年,担任电视飞天奖评委。
1984年,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电视学校联合会年会代表;同年考察访问法国、德国、丹麦电影学校,考察访问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几所大学电影系,并参加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影系博士生班和北岑加州大学历史系研究所讲座,讲座题目为“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1986年,在德国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举行讲座,讲座题目为“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同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评为教授职称,主讲电影声音构成,世界电影史,影片分析,好莱坞电影,视听语言等课;同年还担任电视广告评委,无锡国际旅游电影节评委。
1986年—1988年,兼任深圳大学大众传播系影视专业主持人。1988年,受聘吉林艺术学院名誉教授;同年担任电影电视技术委员会录音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1993年,被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聘为名誉教授;同年,被山西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同年还担任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
1994年,被上海大学电视系聘为客座教授;同年,担任东三省电视剧评委;同年6月,在夏威夷大学举行为期三周,45课时,并占三个学分的暑期班课程—“视听育语言及中国电影视听语言”;同月,在夏威夷Kamehameha中学举行讲座;同年,被上海东方文化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同年,他独立创办周传基影视实验学校并担任学校校长;同年出席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在张艺谋影片回顾展中担任特殊贵宾,并且参加中央电视台专题部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而制作的30分钟专题讲座,题为:“科学与电影艺术”。
1996年,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聘为客座教授;同年,担任北京图书馆系列电影讲座主讲人。
1997年起,在全国86所大专院校,75个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20个国家部委单位,22个文艺团体协会以及30多个影视制作公司或训练班(共计225个单位)中授课,听众不下56000人次,(其中一半以上为非专业人员)。
1999年9月,云南艺术学院为适应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而创办电影电视艺术专业,周传基等人担任该系特聘教授,开设了音乐基础、影片观摩分析、非线性编辑、美术等课程,并且招收首届本科生。
2000年左右,周传基应重庆台相关人士邀请,来到重庆办班讲学,在沙坪坝举办影视制作学习班,与重庆影视界有过许多互动。
2003年11月,周传基到沈阳讲学。
2008年9月16日,“第二届成都大学生原创电影节”正式启动,周传基专门为该电影节特意设置“周传基电影学术奖”。
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举行讲座,讲座题目为“动画计时的重要性”。
2011年12月,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在成立十周年院庆之际,周传基在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主讲《别看我们是边陲小镇,山不在高》。
2014年9月,发起举办首届候车时周传基一分钟国际手机电影大赛。
2016年3月25日,上海影评人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建行杯”第24届上海影评人奖在申城举行,周传基获得上海影评人奖首届“电影理论与评论贡献奖”。
2017年3月27日,他在网上给学生上了最后一堂剪辑课。课堂上有17个学生,
2017年4月3日,感到身体不适,随即送往医院进行急诊。
2017年4月4日凌晨1点21分,在美国芝加哥医院去世,享年92岁。
退休后,周传基在美国开设网络视频课程和论坛,不仅给学生们讲解电影专业问题,还会教授很多人生哲理。90多岁了跟学生们用QQ聊天毫无障碍,打字比年轻人甚至还要快许多。
研究方向
电影艺术
主要贡献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书);
《电影时空结构中的声音》(论文);
《论电影剪辑》(论文);
《电影节奏》(论文);
《电影之声——1982》(论文);
《电影之声——1984》 (论文);
《论大学电影》 (论文);
《视听语言》(录像带视听教材,四小时,国家教委中央电教馆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声音”辞条;
《电影电视根本不是综合艺术》(论文),《电影艺术》杂志1994年第10期;
电视艺术》1995 NR.3;
《电影语言大师》(英文,发表于1995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专刊);
《再论电影中的声音》(论文,《电影艺术》杂志1997年第2期);
《电影电视中的特写镜头》(论文,《电影艺术》杂志1996年第4期);
《打破轴线,一个中国神话》(论文,《电影艺术》杂志1996年第5期);
讲义 轴线(《电视艺术》1994 NR.3);
《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 美国.D.G.温斯顿著;
《作家与银幕——论电影与电视的写作》 美国.W.里拉著;
电影导演工作》 英.雷纳逊著 (合译);
《怎样读解一部影片》 美国.莫纳柯著;
献给儿童的伟大艺术》 苏联.克兹辽夫著;
《电影剧本写作》 苏联.马切列特著;
电影实践理论》 法国.N. 伯奇著;
《电影艺术引论》 美国.鲍德威尔著;
《旧好莱坞/ 新好莱坞》 美国.卡兹著;
《电影:形式与功能》美国.莱里斯著;
电影语言的语法》 乌拉圭.阿里洪 (校译);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国.S. 菲尔德 (校);
《电影制作者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主编 (UNESCO出版);
《八十年代及其后》美国.莫纳柯著(《电视艺术》1993NR.5);
《战舰波将金号论文集》 编辑兼翻译;
《苏联电影音乐论文集》 编辑兼翻译;
《公民凯恩》(剧本);
《欲望号街车》 (剧本);
《唐人街》(剧本) (校);
视听语言录象教材四小时(中央电教馆发行);
电视广告录象教材两小时;
电影电视教材二十小时。
人物评价
周敎授在影界以年龄大、观点偏激、心态似叛逆青年著称,成为电影青年偶像。他专业虽为声音研究,但对西方电影有深入了解并借此观察中国电影,视角独特。周老师是一个永远乐观开朗激进的人,他似乎可以在任何一个时刻,重新开始生活,没有自哀自怜的状态。(电影评论家章柏青、导演兼作家彭小莲 评)
周传基老先生衣着讲究、姿态优雅,还爱吐槽,他以颠覆性的观念启蒙了学生们的电影教育。(新京报 评)
参考资料
.人民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7: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