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俭,1967年8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肝肿瘤专家,生物医学工程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院长,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人物经历
1967年8月,周俭出生。
1985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
1991年7月—1997年5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住院医师。
1997年5月—2001年11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主治医师。
1997年9月—2001年1月,就读于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获得外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11月—2006年4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2年6月—2014年2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科室副主任。
2003年5月—11月,在美国匹兹堡ThomasE. Starzl移植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3年12月—2007年4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副教授。
2006年4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
2007年4月,任中山医院肝外科教授。
2014年2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科室主任;10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2016年4月,任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院长。
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2022年,当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4年5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常务副院长。
2024年9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职务任免
2024年9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任命周俭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完成肝脏手术10000余例和肝移植手术3000余例,主刀亚洲首例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传统不可切除的大肝癌,并引导ALPPS在中国国内推广应用;主刀国际首例“亲属活体肝+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术,在危重病诊疗技术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首创肝癌早诊模型和术后复发预测新方法及肝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创新开发了microRNA诊断肝癌试剂盒,已在中国全国30余万病人中应用,该检测已经纳入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版》。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肝病学(Hepat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或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8篇;编写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及2019年、2022年修订版,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多次作为大会主席、执行主席主办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参会人员总数逾万人次;每年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大会上作主旨发言、主题报告、或主持会议达100余场。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获得发明专利14项。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等课题25项。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5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
周俭为八年制研究生开设理论课程“肝脏疾病”。
截至2022年6月,周俭已指导培养了几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治医师胡捷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周俭为提高中国肝癌诊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周俭为人师表,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师德高尚,作风正派;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业务精湛,严格管理,在研究生培养中探索创新,成绩显著;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和谐,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主动与研究生交谈沟通,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资助研究生完成学业;学风严谨,恪守学术道德、学术纪律和学术规范,深受广大研究生尊敬和爱戴,是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是一位有智慧、负责、热心的导师,一位让所有学生从师德风范、学术成就都发自肺腑、由衷敬佩的人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