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和
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周天和,籍贯广东梅州,男,1930年生,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宁竹板歌)传承人。1952年开始用竹板歌形式演唱、创作民间故事,先后创作了《张郎休妻》、《春催杜鹃》等63个五句板长篇传本,能熟练掌握竹板歌的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演唱技巧,运用客家方言和特有的竹板歌腔调演唱,并能即席对歌,依字行腔,依情变腔,注重与观众交流。近年来,致力于竹板歌的传承、传播,带领弟子常年到乡村、社区演唱,每年可达120余场,其足迹遍及当地各个镇村、社区和街道,扩大的竹板歌的影响,为推广普及兴宁竹板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经历
周天和(1930.9-2013.11),兴宁市径南镇径心人。1938年至1946年在兴宁径心小学、梅县南口中学、南口嘉莲补习学校学习。解放后,在径心油罗大队搞文艺宣传,1958年7月调入兴宁县山歌剧团创作室工作,1990年兴宁山歌剧团退休。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兴宁市山歌协会会长、政协兴宁市第五至十届委员。1990年10月,荣获梅州市山歌大师称号,1999年在深圳客家山歌节上被评为山歌王。2009年9月,被兴宁市委、市政府授予传承客家山歌贡献奖。
他出生于泰国,四岁时由母亲带回国内定居于径心圩镇,家境贫寒,初中未读完即辍学在家务农。但他天姿聪颖,头脑精灵,才思敏捷,口齿清晰,声音宏亮,特别是在山歌擂台比斗和五句板说唱方面造诣更深,能娴熟地把客家方言、双关比喻、谚语、歇后语等运用到创作和说唱之中,出歌快,即席对歌,风趣幽默,成为客家地区和闽粤赣客属人聚居地深受欢迎和喜爱的民间艺人,并多次随领导赴东南亚、港澳及全省各地演出和比赛。
主要贡献
他一生先后创作编写了《张郎休妻》、《春催杜鹃》、《梁祝姻缘》、《十五贯》等63个五句板长篇传本,编写长短五句板作品近百件,其中有30多篇先后在市、县获奖。出版了《竹板歌》、《兴宁民间歌谣集》等著作,还有一大批作品被录制成影碟,在国内外发行。其中《春催杜鹃》于1976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
晚年的他潜心研究客家山歌,培养山歌新秀,指导和传授山歌说唱,编写资料,培养了徒弟十多人,使客家山歌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资料
客家山歌.兴宁市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5 09:5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