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桥街道,隶属上海市
长宁区,地处长宁区北部,东起凯旋路与
华阳路街道连接,南与
仙霞新村街道、
天山路街道相邻,西至威宁路与
新泾镇接壤,北靠
吴淞江与普陀区
长风新村街道隔江相望,区域总面积约1.95平方千米。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常住人口约7.1万人。
历史沿革
明朝年间(1368~1644年),今周家桥街道境内有三泾宅和北龚家宅2个自然村落。
进入
清朝,村落渐增,有顾家弄、杨家宅、高家巷后宅、林家宅、李家宅等10余处。
清朝末年,在三泾(南、北)宅、范巷郎、朱家宅、沈家郎、强家角、周家桥宅里等村落内,住有菜农不足300户,村落间遍布菜田、荒地、坟山和沟浜。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租界当局先后越界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霍必兰路(今古北路)等6条道路。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上海特别市政府辟筑中山路(今中山西路),道路初成网络;北缘吴淞江可通江、浙等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0月27日,日军分批轰炸周家桥,投弹数十枚,人民生命财产和厂房设备损失惨重;同年11月9日,日军占领周家桥。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沪西区公署设周家桥镇,推行保甲制度,强化统治。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家桥经济复苏,人口再度涌入。
解放后,周家桥废除保甲制度,打击流氓帮派势力,镇压反革命,取缔反动会道门,维护社会治安;同时,介绍失业人员就业和组织生产自救,并进行城市建设。
20世纪50年代,周家桥填沟浜、平坟堆,辟筑遵义路、玉屏南路,延伸武夷路,拓宽中山西路,完善交通网络;兴建泵站,排除雨后积水;营建天原一村9幢新工房。
1951年初,设冬防办事处;同年7月,建长宁区第六办事处。
1954年,分为中山西路、周家桥、杨家宅三个办事处。
20世纪60年代起,居民们将所住的棚户简屋翻建为砖瓦平房或楼房。
1960年,周家桥办事处与中山西路、杨家宅两个办事处的部分地区合并为周家桥街道办事处。
20世纪70年代,长宁区房地部门投资改造周家桥旧区,兴建新工房5幢。
20世纪末起,周家桥街道进行10年的大规模旧区改造,从形态到功能发生了巨变。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3年7月,周家桥街道划入天山路街道10个户口段(原属杨家宅办事处)的地块,划出法华公园(今
天山公园)及其西侧地块给天山路街道,形成周家桥街道现今管辖范围。
2005年,周家桥街道设16个居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周家桥街道辖21个社区:范北社区、三泾北宅社区、三泾南宅社区、武夷社区、沈家郎社区、周一社区、周二社区、杨家宅社区、锦屏社区、古南社区、上海花城社区、虹桥新城社区、长宁新城社区、中山公寓社区、大家源社区、虹桥万博花园社区、春天花园社区、天山河畔花园社区、仁恒河滨花园社区、天山华庭社区、新天地河滨花园社区。街道办事处驻长宁路16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周家桥街道地处长宁区北部,东起凯旋路与
华阳路街道连接,南与
仙霞新村街道、
天山路街道相邻,西至威宁路与
新泾镇接壤,北靠吴淞江与普陀区
长风新村街道隔江相望,区域总面积约1.95平方千米。
气候
周家桥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水文
吴淞江从周家桥街道境北蜿蜒而过。
政治
人口
2005年,周家桥街道有居民17142户,户籍人口43994万人。
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常住人口约7.1万人。
2022年6月,周家桥街道人口密度达到3万人/平方千米,现状居住用地占街道总用地比例高达54.3%,其中境外人员约1.40万人,同时街道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1.79万人,占比30.9%;人口男女比例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
经济
2005年,周家桥街道财政收入287512.8万元,增长率45.81%,利润7698.26万元,增长率15.11%,税收22920万元,增长率55.57%;引进企业180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企业51家,引大引强企业12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有
长宁实验幼儿园、
天山中学等学校。
文化事业
2014年,周家桥街道完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开发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提升服务水平。
截至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境内建有长宁图书馆,共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个层面,设计藏书50余万册,1000余种中外报刊杂志,1200个阅览坐席,设国际交流访问中心、新书展示区、读者休闲区、中外文报刊阅览区、展览展示区、图书借阅区、青少年图书阅览区、参考资料阅览区、多媒体图书阅览区、特色馆藏阅览区、教育培训中心、多功能演讲厅,集图书、展览展示、教育培训为一体,是长宁区重要的信息收藏中心、传递中心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基地。
医疗卫生
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有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结构。
体育事业
2014年,周家桥街道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周桥社区公共体育开放场地管理,做好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
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有正在改造中的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长宁游泳馆等体育设施。
社会保障
截至2004年,周家桥街道前后拆除危棚简屋地块22个,动迁居民18600余户,5万余人,新建居民区16个,入住居民22360户,55848人。
2014年,周家桥街道全力推进旧小区综合改造三年计划,配合做好云雾山路551弄动拆迁征询、签约等有关工作。对宁康、铁路公房、中狄、民众4个旧小区开展综合整治,提升小区环境品质;改造沈北小区、古南小区、精益公寓小区道路,补种锦阳小区绿化,提升精益公寓小区绿化率,在古南小区安装部分晾衣架。在创建创业型社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中,街道发挥“追梦创业坊”孵化基地和专家志愿团作用,依托“向日葵学堂”青年之家,挖掘创业孵化项目,力争孵化率50%以上;切实履行好政府兜底保障服务的职能,推进“支出型”贫困救助保障;开展“金色护航”“老伙伴计划”“金色驿站”等为老服务项目,做好对社区217户高龄纳保,部分独居、困难老人等居家养老服务;为100名残疾人配备助残器具、为20名肢体残疾人更换残肢,组织社区150余名残疾人进行康复体检,为社区28户重残无业、老养残家庭开展居家养护服务。街道还通过实施一批“家门口工程”,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中山公园地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立社区食堂、体育健身、为老服务、家政服务、志愿服务等功能,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项目。
基础设施
2022年1月,周家桥街道有虹桥河滨公园、大孚绿地等3个生态绿化群为苏州河水系所萦绕环抱。
交通运输
历史文化
周家桥街道因境内曾有周家桥而得名。
风景名胜
虹桥河滨公园占地约28000平方米,地块的形状按苏州河的流向呈倒“L”形,其中沿苏州河东西向长210米,沿苏州河南北向长240米,于2004年建成,原址为国棉二十一厂西部厂区及少数其他单位和居民住宅。
上海基督教沪西礼拜堂,简称沪西堂,位于长宁路1465号。原堂创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因年久失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建堂,1989年12月落成,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信徒自己在市区建造的第一所礼拜堂。新堂占地2亩,面积645平方米,可容千余人。外墙用咖啡色面砖装饰,宗教色彩浓。
荣誉称号
2020年5月13日,周家桥街道获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