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粉条,四川省
资阳市安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周礼粉条采用先成型,再熟化的工艺,经过红薯取粉、淀粉沉淀、干燥打糊、漏粉、冻库屯条、干燥包装等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周礼粉条色泽黄中带黑,有光泽,复水后半透明,具有粗细均匀、细腻、柔软、不断条、不浑汤的特点。
产地环境
安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热同季,雨水充足,但时空、地域分布不均,有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秋雨多的特点,光照较足,无霜期长,风速小。全年日照时间1053.5小时,平均温度17.5℃,年降雨763.4毫米,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7月最多。这种气候条件适合红薯的生长和粉条的加工晾晒。
红薯是安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省第一,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平均亩产鲜薯1.2吨,总产47.9万吨,鲜薯产值2.8亿元(按700元/亩计算),加工淀粉2.2万吨(全县鲜薯加工率按30%、出粉率按15%、淀粉按7000元/吨计算)。
历史渊源
周礼粉条生产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周礼镇就有了制作粉条记载。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马铃薯考察中心多次来周礼考察,联合国的专家在察看薯苗的育种、栽植、红薯的取粉和粉条的生产、加工、销售后,高度评价:“你们才是真正的薯类加工博士。”
关于周礼粉条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安岳县仙人山有个名叫白仕仲的人,他在明朝末年考取了翰林。看到同科进士向皇帝和吏部官员送了奇珍异宝,都当官了,自己还没有着落,心里特别着急。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于是请假回家,找来粉条手艺好的人,选了上等红苕磨的粉,做成红苕粉条,带进京去,献给皇帝,谎称此宝叫“仙人吊”,并谎称这是有一天夜晚自己到青城山游玩的时候,遇到一个白胡子仙人送的,自己不敢私用,献给皇上品尝。皇上一听是青城山仙人所赠,十分高兴,立即吩咐御厨烹调。一吃,还真不错,味道特别鲜美,简直就是稀世珍肴,皇上认为白仕仲忠心可嘉,于是立即颁布圣旨,委任白仕仲为蒙阳知府。事后,白仕仲怕此事泄漏出去,自己被治个欺君之罪,便赏给做红苕粉条的手艺人很多银子,并威胁他们不得泄漏这个秘密。那些手艺人得了好处,果真守口如瓶,没有泄露半句,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才将之公之于众,他们的后人才开始用红苕做成粉条让人一饱口福。
安岳县属浅丘地区、农业大县,红苕常年种植面积4万公顷,常年产量8亿千克以上。在当地民间素有用红苕加工淀粉,再把淀粉加工成粉条的习惯和经验。
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礼就将自产的鲜红苕40%加工成粉条,年产粉条100余万千克。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周礼粉条日渐扬名,销售量猛增,加工业也迅猛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是周礼粉条纯手工的第一代生产,虽然那时是家家户户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产品只有传统的干粉条,附加值极低。
20世纪90年代,周礼粉条市场已成为西南最大的粉条专业市场,吸引了5000多个粉条专业户在这里安营扎寨,年成交量在1000万公斤以上,远销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总额逾2000万元,每年向国家交纳集贸税近40万元。
2004年,周礼镇组建了安岳红薯产业协会,拥有会员1280人。
2008年,组建了安岳县旺佳薯类专业合作社,拥有粉条加工中小企业8家,粉条加工大户80户,其中年产量达1000吨、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大户8户。
2010年,周礼镇红薯种植经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红薯)基地验收合格。
2010年至2015年,周礼粉条进入半机械化半手工的第二代生产,解决了露天晾晒的问题。
2012年,四川省农科院专程前来周礼参观考察,向世界马铃薯中心写出专题报告,周礼红薯加工再次引起了世界马铃薯中心的重视。
2015年后,周礼粉条开始向全机械化的第三代转型,产品多样化、销售多元化,既有干粉也有湿粉,还可开袋即食。
根据周礼镇的10年发展目标,周礼镇将培育壮大红薯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高标准、现代化、多品种红薯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带动周边县区乡镇种植50万亩,为粉条精深加工提高丰富资源;培育规模以上红薯加工企业50户,打造百亿薯业园区;在周礼镇设立红薯产研销中心,制定中国薯业标尺。周礼镇正按照安岳工业“一区两园两镇”规划,在周礼镇建设3000亩红薯食品加工产业园,计划在2021年建成一期1000亩,实现入驻企业30家,培育规模企业10家,实现产值30亿;计划2025年建成2期,达到3000亩规模,实现100亿产值目标。
2022年10月,周礼薯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入场启动建设。项目位于周礼镇柳塘村、海棠村、薯都社区,规划用地约300亩,总投资预计达到8.7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化厂房、红薯优质食品展示展销中心、薯类产品研发推广中心、安岳红薯文创中心等,建成后预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
生产情况
2011年,周礼粉条有加工从业人员约8000户,营销人员近1000人,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50个城市设有8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销往重庆、新疆、西藏、吉林、辽宁、陕西、湖南、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周礼粉条的产品销售价格达15元/千克,部分精包装产品附加值更高,达25元/千克,较四川省内外同类产品高20%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6%。
2017年,周礼镇全年粉条产值达3亿元以上,带动农户种植优质红薯达10万余亩,形成了西南最大的淀粉、粉条集散地。
2018年,周礼镇红苕种植面积为2万亩,从事粉条生产和经营的只余100多户,粉条的年产值达到了五六亿元。全镇至少有40家生产大户想转型到第三代。
2019年,周礼镇有粉条加工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企业5家,大小加工作坊近40户,年产值达3亿元。
2021年,周礼镇红薯规模种植达6万余亩,年生产红薯20万余吨,全镇规模红薯加工企业5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周礼粉条占全县粉条产量95%份额,年产值达6亿元,远销东北、华东、华南等16个省市区,年销售红薯系列产品超2万吨。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周礼粉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周礼粉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宝华乡、千佛乡、龙桥乡、拱桥乡、南勋乡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徐薯18号。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层厚度≥60厘米,土壤pH值7至8,有机质含量≥2.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3月10日前后十天,地膜覆盖育苗。
2.栽植:起垄覆膜,单行栽植,垄距为≥0.8米,每亩栽植株数≤3500株,5月10日前后十天利用阴天栽植。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
4.虫害防治:施肥10天后施药一次。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1月10日前后十天收获,出干率≥30%,出粉率≥20%。
(五)加工要求
1.工艺流程:原料清洗→粉碎→过滤分离→沉淀→淀粉干燥→打糊→揉粉团→漏粉→冷却→屯条(或冷冻)→干燥→成品。
2.加工要点:
(1)沉淀:沉淀时间控制在8至12小时。
(2)淀粉干燥:机器干燥温度≤50℃。
(3)打糊(打芡):水温100℃,搅拌和匀,直至淀粉糊化。
(4)揉粉团:加入淀粉揉制成粉团,粉团至不见生粉,能在漏条机捶打下流畅漏条,含水量为45%至55%。粉团温度≥40℃
(5)漏粉:用漏条机漏粉。煮熟水温为97℃至100℃,煮熟时间为1至2分钟。
(6)冷却:冷却水温≤35℃。
(7)屯条(冷冻):冷冻温度≤0℃,时间12至16小时。
(8)干燥:采用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温度控制在≤50℃,含水量≤15%。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有光泽、复水后半透明,丝条粗细均匀,有弹性,口感柔软、滑爽、有韧性。
2.理化指标: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周礼粉条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周礼粉条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