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肌筋膜痛、肌炎、
肌痉挛、肌纤维变性性挛缩及未分类的局限性肌痛。此类疾病为关节外疾病。临床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治疗教育及患者的自身保护,生物反馈治疗,情绪压力治疗,药物治疗,理疗,关节冲洗及手法复位治疗,关节镜外科治疗及关节开放外科手术治疗等。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潜在的治疗方法包括组织工程学治疗,基因治疗及免疫学治疗等。
疾病名称
咀嚼肌紊乱疾病
疾病概述
治疗原则:正确的治疗必须以正确的诊断为基础。错误的治疗可能导致医源性病情复杂化或症状加重。首先应进行可逆性的保守治疗,只有在可逆性的保守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进行不可逆的非保守治疗。最初的所有治疗必需是保守的、可逆性的和非侵入性的。这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治疗原则。
疾病分类
口腔科
疾病描述
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肌筋膜疼痛、肌炎、肌痉挛、不能分类的局部肌痛以及肌前卫变形挛缩等,以肌筋疼痛为多见。肌筋膜疼痛又称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原发性咀嚼疼痛,以面部肌筋膜扳机点为主要特征,并有肌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受限等症状。
症状体征
一处或多处咀嚼肌出现局部持续疼痛,在耳部或耳前区钝痛,疼痛常放射到颞部、前额、眼部、下颌角、颈外侧或枕部。有扳机点疼痛,沿受累肌的长轴触压时肌发硬。晨起时疼痛轻微,在一天中逐渐加重,咀嚼大张口时疼痛加剧。下颌运动受限,开口型偏向患侧。关节区无压痛,单纯的肌筋膜疼痛无关节弹响。如为双侧肌筋膜疼痛,开口型不发生偏斜,开口度明显减小至1cm左右,被动开口时疼痛明显,但开口度可增大。可伴有耳鸣、眩晕、牙痛、头痛等症状。
疾病病因
外伤、微小创伤、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紧咬牙、夜磨牙等可导致咀嚼肌的直接受损。开口过大或因牙科治疗等需长时间大张口,可导致咀嚼肌过度活动;不良修复体或牙合垫过高使牙合间距离增大,可导致咀嚼肌过度伸展或拉长;无牙牙合患者牙槽骨蔑明显吸收或双侧后牙缺失则可使咀嚼肌过度收缩,最后出现肌疲劳。
诊断检查
患者有面部外伤、精神紧张、咬硬物、紧咬牙、夜磨牙、突发性牙合关系紊乱等病史。临床主要是肌扪诊。沿咀嚼肌长轴可扪及肌发硬的条索、压痛或扳机点及放射性疼痛。开口受限,被动张口出现肌筋膜疼痛,但开口度可增大。诊断性地封闭神经和肌,可使疼痛消失。临床、关节X线检查以及生化检查无颞下颌关节内的病理改变。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为主。肌筋膜疼痛的早期或急性阶段,嘱患者进软食,下颌休息或减少活动。采用氯乙烷对受累咀嚼肌进行喷雾、热敷、理疗,服用抗感染药物。后期或慢性期主要进行开口训练,并辅以封闭治疗、针灸、服用镇静药物、牙合垫以及调牙合治疗等。
安全提示
1、治疗措施:
(1)矫正咬合关系由口腔专科检查治疗;
(2)封闭疗法可用0.25-0.5%普鲁卡因3~5ml作翼外肌封闭。穿刺点在乙状切迹中点,垂直进针,深度约2.5~3cm,回抽无血时注药。常用于张口过大的病员。
(3)氯乙烷喷雾配合按摩,可以缓解咀嚼肌痉挛。喷氯乙烷时要成雾状,间断喷射,配合按摩,防止冻伤。并要注意保护眼、耳,远离火源。
2、针刺疗法取穴:下关、听宫、颊车、合谷、配医风、太阳。
3、超短波、离子导入、电兴奋及磁疗等局部理疗有一定疗效。
4、治疗的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并防止张口过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