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村:(土话称蛇尾)和美村位于揭神公路西侧,原属四十股,现隶属于广东省普宁市
大南山街道,在
普宁市区的南部偏东,座落在巍峨秀丽的大南山下,距离市区仅三公里。现有人口1600多人;支部党员30名;村“两委”干部6人。村民多以务农为生,集体经济主要靠集体土地承包或出让,村民的生活并不宽裕。以“
广东福尔莱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润信休闲山庄”为企业龙头的大南山工业区在其境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广东省普宁市大南山街道和美村,位于大南山北部,揭神路北段。东有乌头坎山,西南毗邻
灰寨,东北毗邻流沙南街道泗竹埔,东南连接
圆山村,西北什石洋村 。
和美村,隶属广东省普宁市
大南山街道辖下行政村,距离市区流沙南4.5公里。现全村人口约有1600多人,村民多出外经商务工,部分留守以农林为业。相传明嘉靖年间(1540前后),
李氏先祖从
福建省潮乐县
石壁村移居五华,后裔继而辗转迁此,因村地形似蛇尾,故称蛇尾寨,解放后雅称今名。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或石砌结构潮式民居,现代逐渐以建钢筋水泥楼房为主。有耕地248亩,山地1050亩,农业主产水稻、甘薯。原有瓦窑厂,有运输业,还有服装加工厂十多家。有完全小学一所。是革命红色游击区。有乡村公路介入县道111线流前公路。
和美村位于大南山北部,处镇区东南侧,村东有揭神路、乌头坎山,东南连接圆山村,西南毗邻灰寨、新宁,西北是什石洋村,东北毗邻流沙南
泗竹埔。境内有堆仔山、三坑溪和白马溪双溪合流,全村分后头岭、下家园、顶溪坝、下溪角等角落。
和美老寨位于整个村聚落的西端上,及后依次是从老到新的建筑。老寨坐东朝西,从规模上看,原有三街三座或多排竹竿巷厝,左右后有寨包,前有内埕及围墙,围墙外是椭圆状池塘,寨北寨南均设有寨门各一个。寨内除了近年重修的主座李氏春祖祠、北街敏祖祠,现大多建筑已经废置倒塌。老寨外有李氏祖祠继述堂,该祠与寨内的春祖祠同样为三间二进式格局,同样坐东朝西。据祠内的村民介绍说,该祠是大南山各个李氏村落共建,奉祀始祖之祠。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拜亭上所悬挂一块
翰林院匾额:钦命大监临知贡举吏部右侍郎正蓝旗副都统加三级德、钦命大监临知贡举兵部右侍郎加三级周,为,
翰林院,嘉庆戊辰科会试钦赐第三名翰林编备裔孙光宪立。光宪,即清
嘉庆年间赵厝寮
进士李光宪。据闻,此匾是赵厝寮李氏送于宗亲和美李氏。后来一次去
赵厝寮李氏祖祠同样见此匾额。老寨后有一片老聚落,大多都是以大南山建筑风格即鹅卵石、石块、涂角等就地取材所造房屋,当中有四点金、下山虎、竹竿巷厝等等,另有一座天后古庙。比较有趣的,还是那些鹅卵石的巷道街路,及整片鹅卵石墙壁。在这些老建筑之后,是三个现代建造的大型新厝局,房屋一直往东拓建至圆山村接壤处。此外,在聚落的最北侧,还有一栋新建的和美老人活动中心,及一座大王老爷庙,该庙中奉祀大王老爷、慈悲娘娘、天后圣母、夫人等诸神,据说是本村的地头神庙。和美村还是保持有不少传统习惯,比如老寨前即北门外一片空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老寨前过去不远处就是灰寨,这里鲜有建筑。当然,老寨前东北侧的三坑溪边是振和学校即一座孤爷庙。
李氏先祖
火德公(入闽始祖珠公第四子)传下第七世孙敏公,祖居福建
上杭县稔田乡,最早迁居
五华县田乡
万华村,因五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不便,至第十四世碧绿公与碧峰公兄弟再迁出,重寻觅风水宝地进行发展。经几代人辗转寻找,于明末清初,第十七世敬梅公落户普宁大南山和美村,碧峰公后人峰崖公则定居流沙
赵厝寮。
现和美村中建有李氏祖祠继述堂,为和美、白马、锡坑、圆山等李氏族人共同出资兴建,祠内奉祀十五世呈乔祖考妣、十六世寿荣祖考妣、十七世太学生敬梅祖考妣(和美开基始祖)、十八世祖考妣等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