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陵
唐昭宗李晔的陵寝
和陵是唐昭宗李晔的陵寝,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的景山之侧,东南距孝敬皇帝李弘的恭陵约2公里。据《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景山条载:“在县南二十里,《商颂》‘景员维何’,谓此山也。天祐初,朱温(朱全忠)弑昭宗,葬于此,名曰和陵。”
历史沿革
据《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景山条载:“在县南二十里,《商颂》‘景员维何’,谓此山也。……天祜初,朱温(朱全忠)弑昭宗,葬于此,名曰和陵。”
《旧唐书·哀帝本纪》(卷20下)载,天祐元年八月昭宗遇弑,皇太子李柷柩前即帝位。九月,以平章事独孤损为山陵使,裴枢为山陵礼仪使,兵部侍郎李燕充卤薄使,河南尹韦震充桥道使,宗正卿李克勤充按行使,共同负责昭宗丧葬事宜。不久,“山陵桥道使改差权河南尹张廷范,其顿遞陵下应接等使,并令廷范兼之”。
天祐二年二月,葬昭宗皇帝于和陵。
昭宗在位17年,力图重振唐室,终因受制于宦官和强藩,无法扭转残局,终被弑杀。
20世纪60年代,陵冢大体被夷为平地。今陵园地面无遗存,附近有西宫底、中宫底、东宫底等村,这些村名大概与和陵有一定关系。
文物现状
唐昭宗李晔的和陵在今洛阳偃师区顾县镇曲家寨村南地域内,东距唐恭陵1.5公里,与之相比,墓冢规模形制较小,故当地群众称之谓“小冢”。1974年,村民为了扩大耕田,已将陵台夷为平地,陵前神道石刻多散失。
1984年的文物大普查,偃师县对和陵作了调查和铲探。该陵园地表上建筑已荡然无存,经钻探知陵墓坐北朝南,地宫居北,墓道在南。地宫由青石条垒砌拱券,南北长约8米,东西宽约4米,距现地表深约11.5米。地宫正南的斜坡墓道南北长约60米,宽约3米。据村民回忆,近百年来遭多次盗挠,铲探时亦发现地宫有盗洞。在神道正南约500米处地面上,倒卧一残高约2米的无头石翁仲,现仍在原处。
和陵已遭人为平灭,地面了无遗迹。而恭陵土筑,象生石雕,久历风雨,面貌日衰。
2011年,和陵被公布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昭宗简介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李杰,又名李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卒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即位后,藩镇趁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但唐政府已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后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灭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杀死唐昭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0 19: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