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是
唐代诗人
戎昱创作的一首
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主张和亲者,没有一个可称为辅佐国家之臣。这首诗诗意浅显直露,议论正直阔大,意气风发激昂,揭露了和亲政策的懦弱,愤激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作品原文
咏史1
汉家青史上2,计拙是和亲3。
社稷依明主4,安危托妇人5。
岂能将玉貌6,便拟静胡尘7。
地下千年骨8,谁为辅佐臣?9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白话译文
汉家(借古讽今这里指汉唐两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创作背景
唐代从
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
李亨、代宗
李豫、德宗
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家的王朝(这里指汉唐对外族的和亲政策)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朝初年对匈奴,唐朝对吐蕃、契丹、奚族等异族的和亲。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平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汉唐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名家点评
明·
徐充:“此诗辞严义正,虽善史断者,不能过也。”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试思《二雅》中何处无议论,杜老古诗中《奉先咏怀》《北征》《八哀》诸作,近体中《蜀相》《咏怀》《诸葛》诸作,纯乎议论。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勿近伧父面目耳。戎昱《和蕃》云:‘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亦议论之佳者。”
作品相关
轶事典故
据范摅《云溪友议》、
计有功《
唐诗纪事》、
尤袤《
全唐诗话》、
辛文房《
唐才子传》诸书记载:
唐宪宗之时,北狄频频骚扰边境,大臣们奏议古代和亲有五利而无千金之费,于是宪宗李纯便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
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荆南(今湖北江陵县)人。他能言善辩,风度翩翩,家贫而气不沮。是否登进士第,说法不一。唐代宗大历初任荆南节度观察使卫伯玉幕府从事,后又在湖南、桂林等地任幕宾。德宗建中年间曾在长安任监察御使一类的官,因事贬辰州刺史,贞元间任虔州刺史。他对外族入侵,主张抗击,而反对和亲。在诗歌上,他最推崇的是杜甫,其次是岑参,尊岑参为“诗伯”。他的诗反映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全唐诗》存其诗126首。明人辑有《戎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