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正直受难者的诗》叙述一个老实人履行了对神和国王的全部义务,依然遭受苦难,因而对神和宗教教义发生了怀疑。《主人和奴隶的对话》通过12个问答揭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对抗和矛盾,奴隶主对奴隶的依赖。两篇作品反映了巴比伦社会的斗争,说明反对传统宗教的思想已经萌芽。
箴言诗在古巴比伦文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著名的《咏正直的受难者的诗》叙述了一个笃信宗教的受难者的故事。主人公正直虔诚,竭力按神和国王的旨意行事,但好人却不得好报,反而备受苦难,遭遇不幸,最后他对神的“公正”产生了怀疑,发出质问。这首诗产生于
巴比伦人执政时期,被视为后世希伯来哲理诗篇《约伯记》的早期原型。它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宇宙的神秘莫测和人类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思想,是东方
哲理诗中较有意义的一篇古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