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谋共识
咖啡俱乐部
“团结谋共识”运动,英文Uniting for Consensus(UfC),又称“咖啡俱乐部”。其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日、德两国希望“入常”,意大利等国则表示反对扩大联合国安理会的可能。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的大使经常在咖啡馆商讨,这些国家的大使越聚越多,后来被称为“咖啡俱乐部”。
发展
“团结谋共识”运动共有七十多个成员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用以抗衡四国联盟争取加入安理会的要求,并形成相互抗衡的两大阵营。而所谓的四国联盟,成员为巴西、日本德国印度,有强烈意愿加入常任安理会。日本和德国分别是联合国第二与第三大出资国;而巴西是拉丁美洲之中最大的国家;印度则是全球人口数目第二大国,并且为联合国两个维持和平任务的重要合作者。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团结谋共识”以意大利为首,其他领导国家为韩国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各国的反对目标其实不同,其中韩国等国反对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是针对德国,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是针对巴西,巴基斯坦等国是针对印度。
“团结谋共识”运动于2005年4月11日在纽约举行“团结一致大会”,参加者多达119个国家代表。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与美国驻联合国公使也出席了会议。与会国家认为,联合国的改革应该达到加强该组织的目的,因此,改革应尽量取得一致,不能加深各国的分歧。在没有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大会如果强行通过只有部分国家同意的改革,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安理会的扩大,不仅应考虑国家的大小和对联合国的贡献,还应考虑其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对世界和平是否有利,即所有国家,不分大小,都是平等的,新增的理事国还应有责任心。虽然这些观点都没有点名,但似乎都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对日本。大部分与会国家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年内确定安理会改革方案的倡议,认为“不宜为改革设定时限”。这次会议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一个国家争取“入常”不应与其谋求大国地位的努力相挂钩。
2005年7月21日,“团结谋共识”运动提出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反对新增常任理事国,建议将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从10个增加到20个。这份文件建议,对《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进行修改,将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从10个增加到20个。扩大后的安理会所有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将为2年或3年,可以连选连任。至于连选连任的标准和席位轮换的办法,由各地区国家自己协商决定。根据上述方案,10个新增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将在联合国现有的5个地区组内分配,其中亚洲和非洲将各获得3个,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将得到2个,西欧和东欧将各获1个。文件建议对宪章中有关安理会投票的规定进行修改,规定扩大后的安理会通过决议所需赞成票为15票。文件还对改进安理会的工作方法提出了5项建议,其中包括限制否决权的使用,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以及扩大非安理会成员国对安理会工作的参与。
“团结谋共识”运动7月26日致函“四国联盟”(巴、印、日、德)常驻联合国代表。函件再次警告说,如四国将要求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的框架决议草案付诸表决,那将加剧各方因安理会扩大之争而产生的紧张关系,削弱成员国对联合国的普遍支持。意大利常驻联合国代表斯帕塔福拉在联大发言中批评“四国联盟”中的个别国家不惜通过“敲诈勒索”的手段,不惜以削减对一些国家的经济援助或是中止援助项目相要挟的方法,为其“入常”寻求支持。他说,这已不是“塞钱”买票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和道德问题,是对联合国部分成员国的“勒索”。他呼吁各国对这种“勒索”行为说“不”,以免联合国的信誉及其改革进程受到损害。
主要影响
面对各国围绕着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案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现实情况,2005年6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观点和立场。
文件特别指出,中国认为,安理会改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扩大问题,也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等重要问题。安理会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提高安理会的权威和效率,增强其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发展中国家已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2/3以上,但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严重不足,这个状况必须纠正;应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轮流进入安理会,参与决策;坚持地域平衡原则,并兼顾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代表性;涉及各地区的改革方案应首先在有关地区组内达成一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4 01:07
目录
概述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