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鹃科(学名:Trogon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咬鹃目中的一个科。该科鸟类为热带森林中的
攀禽。有8属43种。大多数咬鹃体长24-46厘米。嘴短而宽,嘴尖稍曲,翅短而有力,尾长而宽阔;脚短弱,咬鹃的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具异型足,1-2趾向后,3-4趾向前。咬鹃是色彩鲜艳的鸟类,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雌雄不同。
动物学史
咬鹃属(trogons)和绿咬鹃属(quetzals)都是咬鹃目(Trogoniformes)中的鸟类,仅包含一个科,即咬鹃科(Trogonidae)。咬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4900万年前到
始新世早期。它们可能是构成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和
雀形目(Passeriforme) 的基础辐射的成员,或者与
鼠鸟目和
鸮形目密切相关。“trogon”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啃食”的意思,指的是这些鸟在树上啃洞筑巢。
咬鹃科有7属43种,所属的类群歧异不大。只1个科,这一点各家看法比较一致,但在目级的处理上贝克(Baker)曾把并趾型、前趾型、对趾型、异趾型以及外趾能反转的鸮类等的类群都合为一个大目——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上述各类群则各为亚目,咬鹃类就作为其中一个亚目处理,这是从系统发生的角度考虑的,认为此佛法僧目与雀形目是平衡发展的,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二大分支。可是,近代,多数学者都不这样处理,因为该大目的各类群虽然出自同一祖先,但在进化道路上已各自走得很远,而相对来说雀形目中各类群间分歧就不那么远,性状变化程度不大。所以都比较一致地把上述每亚目的类群处理为目级,看作与雀形目同级,咬鹃也就成为一个目,并且是仅有一科“咬鹃科”的单型目。
咬鹃是世界各地热带森林的居民。最大的多样性是在新热带地区,那里有4个属,包含28个物种。非洲咬鹃属(Apaloderma)包含3个非洲物种。在东南亚发现的
咬鹃属 (Harpactes) 和蓝尾咬鹃属 (Apalharpactes),包含12个物种。
形态特征
咬鹃科鸟类体形相对于其他非雀形目的鸟类来说是属小型的,大多数咬鹃体长24-46厘米,与
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较长;凤尾绿咬鹃例外,全长约125厘米。眼睛周围环绕着五颜六色的裸露皮肤。咬鹃羽色华丽,羽毛稠密、松软、副羽发达;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显,自颈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异色。喙短、弯曲且宽阔,先端具钩和齿突,嘴基及鼻孔为羽须所掩;头大、颈短;翅短圆,具10片初级飞羽,无中覆羽;尾长而宽,形平或凸,尾羽12片。
咬鹃的头骨属裂腭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后缘具4个缺刻,剑突长而末端各分叉;鸟喙骨相接触。栖肌缺如。翅膀短而结实,翅膀肌肉比例约为体重的22%。盲囊存在,但短。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脚短弱,跗蹠被羽,趾呈异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并连着大部分,第1、2趾向后而又于基部并连。
该科物种是色彩鲜艳的鸟类,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咬鹃中最美丽最著名的种类是生活在中美洲山地雨林中的
凤尾绿咬鹃(
格查尔鸟),凤尾绿咬鹃是咬鹃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长着长长的尾羽。
许多物种的羽毛是彩虹色的,尽管大多数亚洲物种不是。非洲咬鹃的背部通常是绿色的,腹部是红色的。新大陆的咬鹃同样有绿色或深蓝色的上半身,但下体更加多样化。亚洲物种倾向于红色的下体和棕色的背部。
栖息环境
咬鹃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鸟类。它们在世界潮湿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美洲、非洲和亚洲均有发现。少数物种分布在温带地区,在美洲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和多样。其中一种“
铜尾美洲咬鹃”,到达美国南部,特别是亚利桑那州南部和周边地区。非洲的“绿颊非洲咬鹃”略显特殊,因为它利用的栖息地范围比任何其他咬鹃都要广泛,从茂密的森林到相当开阔的大草原,从赤道到南非南部。它是所有咬鹃中最广泛和最成功的。墨西哥的
角咬鹃也能够使用更多干旱的栖息地,但优先栖息在森林中。大多数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受到更多限制,其中一些物种仅限于未受干扰的原始森林。在森林中,它们往往出现于中间层,偶尔出现于
树冠中。它们大多数物种生活在炎热的低地森林中,但也有一些生活在山区。
一些物种,特别是
凤尾绿咬鹃,适应较冷的山地森林。有许多岛屿物种;其中包括在
大巽他群岛发现的多种物种、菲律宾的一种物种以及古巴和
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两种特有物种。然而,在东南亚和加勒比地区以外的岛屿,尤其是海洋岛屿中,通常没有咬鹃。
生活习性
领地
咬鹃是领地性和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雄鸟会对它们的叫声回放做出快速反应,并会排斥同一物种的其他成员,甚至是筑巢地点周围的其他穴居物种。雄鸟通过唱歌来吸引雌性,并且,凤尾绿咬鹃在求偶时,会进行展示飞行。在繁殖季节之前和有时在繁殖季节期间,在3-12只小群中观察到了一些物种,它们相互呼唤和追逐。
该科物种通常是留鸟,常年栖居同一区域而不迁徙。没有已知的物种进行长途迁徙。已知少数物种进行较小的游荡运动,尤其是山地物种,它们在不同季节迁移到低海拔地区。这已经在哥斯达黎加凤尾绿咬鹃使用无线电跟踪得到证明,并且已经为许多其他物种积累了证据。非洲的绿颊非洲咬鹃会在其部分范围内进行一些局部短距离迁徙,例如津巴布韦高原大草原的咬鹃在繁殖季节后离开。然而,缺乏对这些运动的完整描述。
活动
为树栖性、不喜结群的鸟类,善爬而不善走、跳;尽管它们的飞行能力很强,但咬鹃并不经常飞行或飞行很远的距离,通常一次飞行不超过几百米。只有山地物种倾向于长途飞行。较短的行程往往是直接和迅速的,但较长的飞行会略有起伏。它们的飞行可能出奇地安静(对于观察者而言),尽管据报道有少数物种在飞行时非常嘈杂。
鸣声
咬鹃的叫声通常响亮而不复杂,由单音节的叫声和口哨声组成,以不同的模式和顺序发出。绿咬鹃和两个古巴咬鹃属的叫声是最复杂的。在亚洲的蓝尾咬鹃属中,苏门答腊咬鹃是所有咬鹃中最不典型的叫声,研究尚未确定密切相关的爪哇咬鹃是否也有类似的叫声。另一个亚洲属“咬鹃属”的叫声非常一致。除了在繁殖季节雄鸟和雌性发出的领地和繁殖呼叫外,咬鹃还被记录为具有竞争性的雄鸟发出的侵略性呼叫和警报呼叫。
食物
最常用的觅食技术是捕捉飞行的昆虫,在这种情况下,咬鹃从观察栖息处飞到另一个树枝或树叶上的目标。一旦到达那里,鸟儿就会盘旋或停止并抢夺猎物,然后再返回其栖息处以食用该物。某些类型的鸟类通常使用这种觅食方式来获取昆虫猎物;在咬鹃和绿咬鹃中,也有从树上采摘水果食用的物种。地面上的青蛙、蜥蜴和大型昆虫也可能从空中扑过去。更罕见的是,一些咬鹃可能会沿着树枝拖着走来获取昆虫、虫卵,偶尔还会有雏鸟。
主要以昆虫、其他节肢动物和水果为食;偶尔也捕食一些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等。在捕获的昆虫猎物中,一种更重要的类型是毛虫,这种食性与杜鹃一样,是少数经常捕食毛虫的鸟类之一。众所周知,一些毛毛虫对咬鹃有毒,例如一种
天蚕蛾(Arsenura armida)。每种食物类型的摄入程度因地理和物种而异。三种非洲咬鹃完全是食虫的,而亚洲和美洲属的咬鹃消耗不同数量的水果。食物与体型有些相关,较大的物种以水果为食,而较小的物种则以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咬鹃类属热带型鸟类,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洋界(华南、南亚至东南亚),热带界(非洲)和新热带界(中、南美洲)。出现于新大陆,从美国西南部和西印度群岛到阿根廷;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从印度到马来亚和菲律宾。
繁殖方式
咬鹃均是洞穴居住者。巢穴挖在腐烂的木头或白蚁巢中。巢穴被挖成一条向上倾斜的深道,通向完全封闭的巢室,也可以是更浅的开放式壁龛,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咬鹃。用喙挖巢,这也是这个科名字的来源。巢穴挖掘可由雄鸟单独进行,也可由两性共同进行。在巢穴挖入树干的情况下,木材必须足够坚固不会倒塌。曾观察到咬鹃降落在枯死的树干上并用尾巴拍打木头,大概是为了测试坚固性。
咬鹃的巢穴通常无内衬。每窝产下2-4枚圆形的卵,通常有光泽,白色或浅色(浅黄色、灰色、蓝色或绿色),这些卵在孵化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脏。父母双方都孵化卵(黄颊非洲咬鹃除外,该物种雄鸟不参与孵化),雄鸟每天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孵化,而雌性则在其余时间孵化。孵化是在产下最后一枚卵后开始的。孵化期因物种而异,通常持续16-19天。在孵化时,雏鸟盲视且赤裸无毛。在一些山地物种中,雏鸟在一周内迅速长出羽毛,但在低地物种(如黑头美洲咬鹃)中则要慢得多,这可能需要两倍的时间。雏鸟期因物种和大小而异,较小的物种通常需要16-17 天才能长出羽翼,而较大的物种可能需要长达30天,但23-25天更为普遍。
下级分类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种;近危(NT)——8种;无危(LC)——34种。
相关文化
在古代玛雅文化中,凤尾绿咬鹃被认为是
羽蛇神(格查尔神)的化身,享有神圣的地位,是
危地马拉的
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