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笳
汉语词语
哀笳,读音为āi jiā,汉语词语,意思是双簧气鸣乐器,出自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
》悲凉的胡笳声。
解释
双簧气鸣乐器。笳的一种。截羊角或羊骨。用芦杆一节压扁为哨子,插入管口。
出处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吹部》:“哀笳,以羊角为管,芦为头也。”唐代用于鼓吹乐,也有以羊骨为管身的,称“骨管”。宋·陈旸《乐书·胡部·石之属》:“哀笳,以羊骨为管而无孔,惟恤礼用之。今鼓吹备而不用,以觱篥代之。卤簿与熊罴十二案工员尚存焉。”
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
》:“哀笳关塞曲,嘶马别离声。” 明 顾有孝《感兴》诗:“哀笳不与魂俱断,清漏偏将恨此长。”
参考资料
哀笳
.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5 05:34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