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是清代
陈森创作的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京华群花宝鉴》《都市新谈》《燕京评花录》,六十回。成书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内容简介
书叙翰林之子梅子玉,号庾香,才貌出众,与亲友颜仲清、史南湘等交好。一日,同观南湘所作《曲台花选》,中列名伶袁宝珠、苏蕙芳、陆素兰、金漱芳等八人,各有赞语。梅子玉不以为然。后邂逅初入京的小旦杜琴言,又观其演剧,大为叹赏,二人互相思慕,终在名公子徐子云家相会,结成密友,缠绵于相思之中。
又有名士田春航,痴情苏蕙芳,二人亦成知己,蕙芳资助春航苦心攻读,得中状元。
受梅府接济后入名公子华光宿府为师爷的魏聘才,因琴言曾冷淡他而怀恨,雇人凌辱琴言。富豪奚十一亦欲买琴言,遭拒后恶语相加。琴言无奈,投靠华公子。梅子玉因无法见到琴言,悒悒成病。后魏、奚又屡设圈套逼琴言供其玩弄,赖苏蕙芳等设法救济,接其住徐子云家怡园。琴言又拜名儒屈道生为义父,同往江西赴任。途经南京,屈道生跌伤,临死嘱琴言投徐子云。琴言流落南京,贫病交加,名士侯石翁屡挑之,被拒。
不久,梅子玉父经南京,葬屈道生,将琴言带回京中。子玉中宏博,入翰林,二人相聚甚乐。田春航中状元后,待苏蕙芳情谊深厚。诸名伶遂合伙开古董铺,脱离梨园生涯。
创作背景
《品花宝鉴》的写作约开始于道光六年(1826),系“某比部”属意下而作,成十五回后停笔。翌年,陈森入广西某太守幕,八年后返京,途中续作此书,“舟行凡七十日,白昼人声喧杂,不能构思,夜阑人静。秉烛疾书,共得十五卷(回)”。返京后,科举又遭放,年已四十余,在“农部某君”的劝说下,又作成最后三十回。全书的创作时间,前后长达十年。作成后,起初以抄本行世。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梅子玉
书中主要人物,号庾香,出身金陵世家。父梅士燮,翰林院侍读学士,母颜氏,亦出身金陵大家。子玉系颜氏梦神人授玉而生,故名。梅子玉才貌出众,对男伶杜琴言怜香慕色,“好色而不淫”,对其人格、性情、心胸又能十分了解与尊重。两人一见钟情,以至相思成疾,非晤谈则病不能愈。其关心体贴之情、宛转缠绵之态,几至舍生而忘死。尽管小说极力美化渲染,但梅子玉与杜琴言的关系仍不能越出封建士大夫腐朽的狎优生活,亦即糜烂的同性恋恶习之外,作为艺术形象的梅子玉,系出自作者的臆造和美化,作者苦心杜撰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狎优之楷模,似在劝善,却恰恰反映了其对这种生活的欣赏,至多不过希高雅文明一点而已。
杜琴言
书中主要人物,梨园名旦,号玉侬,原名琴官,苏州人。父以制琴弹琴为业,琴言十岁时,其父为豪贵殴辱,气愤碎琴而卒,其母亦悲痛成病而死。琴言为其族叔收养,十三岁上叔叔又死,其婶改嫁,他即被卖入梨园,几次投环自尽,皆不得死,又被转卖进京中联锦班。他不甘优伶地位,常思脱身。进京之日偶遇梅子玉,乃梦中所见从深坑中救己之人,遂一往情深。因他貌美出众,风度脱俗,技艺超群,大获赏识,诸多富贵公子,豪商巨贾为之倾心。或以千金为之置办行头,或声言代为赎身,他不为所动;有的则以势相压,欲行污辱,他不为所屈,甚至以死相拒。其相思相忆只有子玉,以致病不能起,偶一见面琴言均以泪洗面。后终于在梅、徐等人帮助下,从梨园脱身出来,又认名士屈道生为义父,更名屈勤先,号琴仙,接受教诲,读书作诗,准备求取功名。不幸屈翁在回南途中死在金陵,琴言孤身一人受尽磨难,宰梅士燮任满回京路过金陵,出资埋葬了屈道生,并将琴言带回京城。从此琴言住在梅府,安心读书,以求进取。琴言出身低微,沦落梨园,成为封建统治者消遣,玩弄的对象,遭凌辱,受迫害。其遭遇的不幸在那时优伶中是有代表性的。但书中所描写的他与子玉的柔情缠绵几胜于男女之爱的同性恋,则反映了作者的性变态心理和低下趣味。
徐子云
书中主要人物,号度香,浙江山阴人,出身世代管缨之族。父兄均高官厚禄。徐子云现年二十五岁,由一品荫生得任员外郎,在部行走。他既有门第财势可恃,个人又豪奢挥霍,不以富贵骄人,颇能附庸风雅,因此博得所谓“温文俊雅”“扶危济困”的名声。他交游清客文人,狎弄优伶,都能不吝金钱,施舍相助,因此被众文人、名士、清客、小旦,奉为靠山和保护人。他花费五十万银建了一座花园,名“怡园”,与众名士、诸名旦在园中日夕宴饮游乐,并耗费重资,竭力博取杜琴言的欢心。小说对徐子云的描写多美化颂扬之词,但也反映了当时贵族官僚、公子纨祷及其附庸的生活的极度奢糜和空虚无聊。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品花宝鉴》写优伶而充满同情,并不因为他们出身下贱而加以鄙弃,强调风尘中亦有“入污泥而不染”的高洁人物,不从龙阳的角度来写,相反却鞭挞那些黑相公、恶嫖客。这样的立意,所以说是达到了以往小说所没有的高度。
其次,该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优伶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小说不仅将当时一些名旦的酸甜苦辣写深写透,也直接再现了乾嘉时戏曲繁荣的情况。如第三回写魏聘才逛戏园子,写到一条街内就有五个园子,“一路车马挤满,甚是难走”,并详细介绍了戏园布局、听众席的摆设、场内串卖物品等事。全书的大量篇幅,都涉及了“堂会”的唱法,以及官府“传差”的情况,都是当时戏曲演出情况的翔实资料。书中如田春帆等名士对昆曲、乱弹等剧的评介,也往往道人所未道,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欣赏水平。从这些评论,也可窥见乾隆年后,昆剧日益衰落,花部、乱弹日益兴隆的原因。
《品花宝鉴》反映了封建社会里艺人的悲惨遭遇。书中写的两种狎优的方式,其实都是对艺人人格的摧残和凌辱。许多艺人虽然技艺非凡,品格高洁,但是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巨大压力下,他们注定要做有钱有势的人的玩物。社会无情地撕破了他们的人格尊严,也扭曲了他们的感情心态,使他们的举止言行异性化。应该说,艺人比妓女受的屈辱更甚,也更没有出路。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残酷、野蛮。
艺术特色
《品花宝鉴》从艺术上来说,也是同类小说之翘楚。书中写名士名伶,绘声摹色,各得其妙。如颐指气使的华公子,招贤爱能的徐公子,多才多情的梅子玉,都能因人点缀,妙相关合。名伶间亦各有不同,或风流倜傥,或灵慧柔婉,或妍静婉娈,均如鼎铸形,入木三分。即使是那些帮闲篾片,也都写得栩栩如生。如魏聘才靠钻营起家,忘恩负义,书中将其堕落过程,层层展开,而又不一笔抹杀,没有一般小说脸谱化的俗套。陈森是作幕出身,对此深有体会,第十八回借孙仲雨口道帮闲行径,云上等的陈眉公、李笠翁,人难学到,二等的有十样要诀:“一团和气要不变,二等才情要不露,三斤酒量要不醉,四季衣服要不当,五声音律要不错,六品官衔要不做,七言诗句要不荒,八面张罗要不断,九流通透要不短,十分应酬要不俗。”随意生发,妙含讽刺。通过这样的点睛,社会上清客师爷的行径览无遗了。
陈森精于诗词曲赋,晓畅音律,熟谙声色,所写得心应手,如闻如见。而在笔法上,则明显模仿《红楼梦》。如写名士游园题诗联句,众人谈诗,及大量的吟诗斗牌、喝酒行令等情节,都脱胎于《红楼梦》。其中琴言爱使小性子,爱流眼泪,愁肠百结;梅子玉缠绵情思、失魂落魄,都以林黛玉、贾宝玉为模型。所以卧云轩老人题词,有“闺阁风流迥出群,美人名士斗诗文。从前争说《红楼》艳,更比《红楼》艳十分”的赞美话。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幻中了幻斋初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幻中了幻斋后刊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咸丰刊本,藏郑州大学图书馆;申报馆排印本。藏河南省图书馆;1931年受古书店铅印本,藏杭州图书馆。
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幻中了幻斋刊本,1989年宝文堂书店排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幻中了幻斋后刊本,1993年齐鲁书社“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排印幻中了幻斋刊本。
作者介绍
陈森(约1796—1870),字少逸,号采玉山人。江苏常州人。本江南名宿,因科途失意,一生潦倒。道光中期,寓居北京作幕僚,常出入歌楼舞榭识声容伎艺之妙,遂以梨园人物为题材自序写成小说《品花宝鉴》,此外尚有《梅花梦传奇》一种,写张若水与妓女梅小玉故事。其他事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