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光谱是恒星进行分析光谱的型态。赫罗图的横坐标是光谱的型态,依照温度的顺序由左向右依序为O、B、A、F、G、K、M等类型,是由
哈佛大学天文台发展出来的,所以称为哈佛分类法。
1894年,哈佛大学天文台开始对恒星光谱作有系统的分类,在安妮·坎农的主持下,经历了40年时间,到1934年共分析了数十万颗恒星的光谱,编纂成10册的亨利·德雷珀星表及其扩充星表,并发展出现在使用的
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
对恒星光谱进行的分类。恒星光谱,无论是连续谱还是线谱,差异极大。恒星光谱主要取决于恒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因此,恒星光谱类型的差异反映了恒星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得到不同的分类系统。最常用的
恒星光谱分类系统是
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于19世纪末提出的,称为哈佛系统。按照这个系统,恒星光谱分为O、B、A、F、G、K、M、R、S、N等类型,组成如下序列:
各型之间光谱特征是连续过渡的。每个
光谱型又分为10个次型,用数字0~9表示,如B0,B1,…B9。哈佛系统是一元分类系统。上述系列从左到右实际上是恒星表面温度逐渐降低的序列。O型星温度最高,约40000K;M型星最低,约3000K。R型与K型相当;N和S型与M型相当。20世纪4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W.W.摩根和P.C.基南等提出一个二元分类系统,称为摩根 -基南系统(MK系统)。MK系统仍采用哈佛系统的光谱型,但增加了光度型。光谱型仍用哈佛系统的符号。光度型分为7级:I——超巨星,Ⅱ——亮巨星,Ⅲ——巨星, Ⅳ——亚巨星,Ⅴ—— 主序星(矮星),Ⅵ——亚矮星,Ⅶ——白矮星。按照MK系统,太阳为G2V型星,表明太阳的光谱型是G2,且是一颗主序星(矮星)。有人尝试三元光谱分类,但尚无完整的结果,未获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