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建校之初,学校先后采用俄语(中东铁路工业学校)和日语作为授课语言。1952年俄语教研室成立,下设英语教研组。1962年英语教研室成立。70年代中期日语、德语和法语教研室成立。1982年学校批准成立哈工大外语部。1988年外语部更名为哈工大外语系。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2006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发展历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教育可追溯到1920年建校之初。当时,作为一所中俄工业学校,学校教师全部为俄罗斯人,课程教学一律使用俄语。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用俄语学习专业课,学校曾专门开办预科班为中国学生补习俄语,这就形成了哈工大的早期外语教育。从此,外语教育就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独立的俄语教学单位正式成立,标志着哈工大外语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学院发展历程如下:
1952年,俄语教研室成立,承担全校俄语教学工作。
1950年代后期,英语教研组成立,承担全校英语教学工作,隶属于俄语教研室。
1960年代初期,日语教学工作开始。
1962年,英语教研室成立。
1960~1970年代,日语、德语和法语教研组先后成立。
1970年代中期,日语、德语和法语教研室成立。
1982年,外语部成立,负责全校外语教学工作。
1988年,外语部更名为外语系。
1995年6月,外语系与社科系合并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1998年7月,外语系分出独立建制。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
2006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学科实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专业四个硕士点。在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外语教学、英语文学、俄罗斯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包括英俄日三个语种,日语暂停招生)等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梯队,创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学科发展历程如下: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招收研究生班。
1986年,外语部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外语部更名为外语系,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6年,外语系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开始实施双学位培养。
200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2+3主辅修跨国培养学生。
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主辅修学生。
2019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新型辅修专业学生。
学科介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俄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俄语)设立于1986年,是全国理工院校中首批被授予俄语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招生单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俄语)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稳定的学术梯队。团队中校教学带头人1人;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 2人在国内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俄语语法学为本硕士点的传统研究方向,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该研究方向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科技俄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居全国高校前列。俄汉语言对比研究、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研究和俄语教学法为本硕士点的新兴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团队已初具规模。近五年来,该硕士点共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校级项目1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5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英语)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英语)成立于1996年,早在1985年已开设英语研究生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硕士点是一个理论基础雄厚、师资队伍完善、独具特色且较为成熟的硕士点。本硕士点既有传统的语言学理论研究(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又有语言学新兴学科的探索(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还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如教学法、对比语言学、翻译实践等)。其中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外亦有较大影响,基础理论方向(包括二语习得等)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新兴的研究方向(如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正在形成,发展前景看好。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英语国家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本硕士点拥有一个长期合作、凝聚力很强的学术团队。该团队由15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导1人。团队中13人已获博士学位, 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校教学带头人称号,多人获教学优秀奖、SMC奖教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经过多年合作,团队已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和攻关能力。在英语文学教学和文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科研成果颇丰,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余部,主持国家、省、教育厅、校哲学社科项目30余项,获各级奖励多项。
该硕士点课程设置合理,重视文学理论和各种体裁、各个历史阶段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学生文学功底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硕士点研究方向分为文学理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等,其中在加拿大文学、女性作家作品、浪漫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学、少数族裔文学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特别是在加拿大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贡献突出,多次荣获中国加拿大研究会资助和奖励。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设立于2005年,2008年开始招收学生。本硕士点现有俄罗斯文学、俄汉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三个研究方向和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一个。本硕士点拥有一支学历和学术水平较高、科学思维活跃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后苏联文学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及多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和校级科研项目多个。
该硕士点采用文学和语言学相互融合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视角宽阔的应用型外语创新人才。本硕士点课程设置分为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选修课和专题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为必修课程,主要讲授俄语语法学、俄罗斯文论、科技俄语翻译实践、俄汉对比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和俄语高级口译。选修课和专题课重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讲授高级俄语实践、俄语媒体新闻、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欧美文学简史、当代俄罗斯语言学、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西方文艺理论和心理语言学。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英语、俄语、日语)
翻译专业硕士点建于2010年,2012年首次招生。本硕士点依托哈工大工科优势开展以科技翻译为主的教学,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具有熟练翻译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该硕士点的教研团队由1名资深翻译家、6名翻译学博士、3名在读翻译学博士等20人组成。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该团队具有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完善、凝聚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等特点和优势。教研成果体现于语篇翻译、语用翻译、科技翻译、计算语言学与翻译方法、文学翻译、认知翻译、功能翻译、文体翻译、口译等方面。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10余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
该硕士点突出学生科技翻译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学分制,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重视实践环节,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该硕士点学位课程主要有翻译概论、基础口笔译、同声传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口笔译工作坊等。
教师队伍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本领过硬、科研能力出众、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以及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在相关的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的一批学术带头人。
学院现有在编专职教师146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校级教学新秀2人;校级教学带头人9人;教授26人,副教授7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博士后3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兼职博导1人。80%以上教师曾在国外留学深造。
学院教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数十项,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指导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人才培养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和MTI(翻译专业硕士)4个硕士点,英语、俄语、日语3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90名左右,研究生40名左右。学院有自己的资料室和Jstor, Project Muse, Literature online等数据库。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院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目前已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多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联系,同时还与国内C9高校及台湾地区院校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学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毕业生具备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独立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多年来,学院以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深厚文化底蕴、开阔国际视野、扎实语言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宗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外语人才。
组织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专业成立于1985年,是国内首批建立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1985年开设硕士研究生班,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名称为“科技英语”。1992年在全国率先开始实行英语双学位(英语为第二学位)的培养,1996年获得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08年在全国英语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2016年在黑龙江省专业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一,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英语系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出色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在外事、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成为满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英语精英人才。专业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体现学科交叉培养特色。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广阔的学术视野,具备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学术能力,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教学、国际交流等工作的高素质学术型英语专业人才。
英语系现有教师24人,其中英语教师18人,德语和法语教师6人。英语系教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外语学会副理事长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校级教学新秀2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导12人,兼职博导1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博士后1人;22人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常年聘请外教4-5人。英语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二语习得、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跨文化交际学、翻译等学科研究,并在这些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术梯队。
英语系本科毕业生中20%学生有机会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约20%学生在国内和境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国内深造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境外深造院校有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选择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其就业单位主要为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研究机构等。英语系与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美国多尔特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10名本科生赴国外高校交换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平台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石溪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高校学习,赴丹麦奥胡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高校参加暑期项目,赴港澳台高校交换学习;利用国内C9高校的交流平台赴C9高校交换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前身为俄语教研室)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理工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俄语教研室之一,也是哈工大外国语学院最早成立的外语教研室。从建校之初至今,俄语系积累了深厚的教学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哈工大的俄语教学水平一直名扬全国。经过几代教师努力,哈工大的俄语教学在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界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赢得了“工科有(哈)工大,文科有人大”的美誉。1986年,俄语系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这是全国理工院校中第一个俄语硕士学位招收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5年,俄语系又获得“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俄语系自1989年开始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至今,已培养俄语本科生30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科技俄语”是哈工大俄语系与其他外语类院校和文科院校的俄语专业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由于始终坚持“科技俄语”的办学方向,哈工大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俄语系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在全校始终居于前列。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在国际交流、经贸管理、高等学校以及专业技术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理论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体系,拥有高水平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具备在俄语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学术能力,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教学、国际交流等工作的高素质学术型俄语专业人才。
俄语系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学带头人1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获博士学位6人;博士后2人;13人有国外留学经历。教师中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俄语学会副会长1人,并有3人在国内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俄语系常年聘请具有副博士学位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专家任教。俄语专业教师主要从事俄语语法学、俄汉对比语言学、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等学科研究。
自2008年开始,哈工大俄语专业招收文、理科两个班。与其他高校俄语专业招生不同的是,哈工大在俄语专业所招收的理科考生入学后,实行“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五年制双学位培养方案,并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赴俄罗斯著名高校学习航天领域相关理工科专业知识。该专业为国家培养了既懂俄语又懂技术的紧缺人才,即获得双学位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成为翻译,而且是精通俄语的专业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开展日语教学的大学之一,其日语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日语教研室在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日语教学任务的同时,受原航天工业部和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委托,承担该系统内科研人员赴日本进修、留学的培训任务长达十余年。为顺应新世纪国际化发展需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2000年,日语专业正式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6月,日语系成立,主要承担日语专业本科生、翻译硕士研究生日语教学和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公共日语教学任务。
日语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6人;硕士生导师1人;所有教师均有赴日留学或合作研究经历。日语系常年聘请日籍教师承担日语专业教学任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学。几十年来,日语系积累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日语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功底及文化修养,掌握一定日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人文或自然科学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翻译、教学、实务、管理等实践工作的优秀日语专业人才。迄今为止,日语系共培养本科毕业生近100名,就业率接近100%,就业领域涉及科技、外贸、教育等众多行业。
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级班(双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在岗教师25人,其中教学带头人1人;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20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近年来,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完成国家、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教学辅导书、编著等20余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承担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层级和提高层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现有教师 26人,其中教学名师1人,教学带头人1人;教授 3人,副教授 13人,讲师 10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 19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近年来,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完成国家、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260余篇;编写出版教材20余部;获宝钢教学优秀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校级优秀教学奖8人次,省级和校级奖励13项;2人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人获第11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大学英语第三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外教班、高级班和英才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大学英语第三教学部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15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近年来,大学英语第三教学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6项,获校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十余项;出版专著3部;编写各类教材20余部。
研究生英语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博士、硕士、工程硕士、MBA、MPA、留学生博士、留学生硕士、博士生二外等多门英语课程的教学。教学部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学带头2人;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17人有国外访学经历;每年教学部还聘请外籍教师7人。近年来,教学部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加教学科研项目40余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20个;编写各类教材20余部;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电子教案比赛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一等奖1项,省人文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哈工大第二届青年教师研究生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哈工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新秀奖1项。
目前,教学部开设的研究生英语课程面向全校20多个学院、36个系、近100多个专业。每年选课的研究生人数(包括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达4000多人,其中硕士3100人,博士910人,工程硕士280人,MBA180人,MPA60人。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制为半年,授课时数为32学时;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制为半年,授课时数为64学时。定期举办的学术活动、外籍教师语言文化系列讲座、研究生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为研究生语言实践、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园地,搭建起广阔的平台,形成了研究生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特色,并成为哈工大外语教育的一个传统,为哈工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做出了贡献。
研究机构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 现有成员15人。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文化价值观对比、现代文化身份构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变量(社会、文化、心理等)、文化与语言、个人与文化层面的跨文化交际、交际之文化差异、跨文化语用、修辞对比、交际风格对比、语言对比、文化顺应及认同、现代中国之文化价值取向、社会身份与交际、交际冲突与解决方略、人格与交际、个人价值观、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与英语变体等。
加拿大研究所
加拿大研究所于1991年5月成立,现有兼职研究人员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5人。研究所的宗旨是通过研究与讲授加拿大语言、文学、文化、教育等,促进中加两国文化、学术和教育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拿大研究所设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隶属于“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以及“国际加拿大研究理事会”。
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
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1日成立,现有研究人员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它是以科研为主、人才培养为辅的科研教学型实体,主要进行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研究中心的宗旨是通过对俄语语言、文学、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和介绍,增进国人对俄罗斯的全面了解,促进中俄两国在文化、学术和教育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研究论题涉及俄罗斯的语言、文学、文化、教育、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以及中国对俄科技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为促进中国的俄罗斯研究及中俄两国在文化、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英语教育研究中心
英语教育研究中心是隶属于外国语学院的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机构。该中心从教育科学视角对中国英语教育开展研究工作,旨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学生特点的教育理论与认知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理论-认识-实践“双向成果转换”体系,从整体上和系统上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该中心下设“中国英语教育论坛”、“教学设计规划小组”、“信息与资料室”等内部机构。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月6日,现有成员共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博士10人(在读1人),硕士2人。研究中心是集科研、教学、联合培养、交流合作等职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设在外国语学院。作为中国C9高校的成员,哈工大与澳大利亚很多知名学府在众多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本中心的成立开启了哈工大与澳大利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深度合作的新篇章,中心努力为哈工大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拓宽和加深中澳双方学术、文化的交流发挥积极作用,也力争为促进中澳两国经济、文化、科技、尤其是环境治理和水处理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该中心的具体工作与哈尔滨的独特历史和地理位置紧密相连。哈尔滨濒临俄罗斯,史上曾有大量白俄和犹太人涌入,并取道迁移至澳大利亚。在众多的史料文献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马拉·穆斯塔芬的回忆录《哈尔滨档案》,生动地再现了这段历史迁移。鉴于此,研究中心的一个具体工作内容就是补充和完善这段历史的记载,发展和拓宽澳大利亚自传体写作的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这些取道哈尔滨移居澳大利亚的“哈尔滨斯基”们的传奇故事续写篇章。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
外国语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经常聘请国外资深专家和学者来哈工大讲学,多次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与国外院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项目,目前已分别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西三一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路易维尔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汉阳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大学、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远东国立大学、远东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伊尔库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日本佐贺大学、山形大学、新泻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联系。发展对外合作交流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学院外语教学和学科建设,创造了良好学术氛围,推动了外国语学院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外国语学院有一大批教师多年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有数十人次多次参加在美国、日本等地举办的国际跨文化交际学术会议,他们在会议上组织的专题讨论和个人发言均受到与会学者的普遍赞誉。这些活动开阔了与会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院的学术活动。
学生留学
外国语学院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培养项目。
英语系一直积极发展与国外院校间的教学科研合作项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际国际合作框架下派学生到国外学校进修学习。近年来,英语系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向西三一大学派出3名交换生和不设上限的海外学习学生,每年向新南威尔士大学派1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作为交换生。英语系每年向美国丹佛文化中心、国立路易斯大学等机构派遣若干名实习生。英语系还将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美国路易维尔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等建立交换生合作关系。2005年至今,在学校的框架协议下,英语系每年向韩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交换生约15人。
俄语系已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管理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远东国立大学、远东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伊尔库斯克语言大学等多所俄罗斯著名学府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与联系,俄语系每年均选派学业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赴俄罗斯高校留学半年或一年。自2010年起,已分别向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派遣双学位学生进修学习,开启了俄语系交流学习的新方向。
日语系历来重视学生的出国留学,目前已经与日本佐贺大学、山形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留学生派遣机制,每年选派4-6名学生赴上述两所大学免学费留学1年。同时,通过校际互派留学生协议渠道,每年选派约6名日语专业学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新泻大学留学1年。
外国语学院交流合作与联合培养机制开拓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科建设,使学院师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际学术动态,提高学术水平。同时,扩大了学院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外教风采
外国语学院常年聘请20多位外籍教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以提高学院的师资水平,拓宽课程结构。外籍教师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英语系聘请外教为研究生开设自我与身份、高级英语写作、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综述、英国现当代文学、文体学;为本科生讲授口语、英美概况、辩论、视听说、文化视听、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同时,外教定期为全校师生举行内容宽泛的外语讲座。
俄语系常年聘请外教教授研究生高级俄语实践课程,为本科生讲授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语强化等课程。
日语系每年聘请2-3名日本外教从事教学和科研辅助活动。日语外教承担了日语口语、日本概况、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名著鉴赏、高级日语、日文报刊宣读、日语基础写作、日语应用写作、日语泛读、硕士日语一外、博士日语一外、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
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学院整体教学能力和师资水平,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氛围,增加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在学校国际交流框架下,自2007年起,外国语学院聘请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托利多大学、纽约大学、霍普学院,英国杜伦大学,加拿大温尼伯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曼尼托巴大学、西三一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天主教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人文大学、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际大学、高尔基文学院、国立斯拉夫文化学院,日本武藏野大学、山形大学、樱美林大学的专家学者讲座、讲学四十余次。
外国专家学者讲座、讲学使外国语学院师生对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当代英语教学法、英语语言文学以及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等领域的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深入了解,创造了学院师生与国外专家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有利于学院师生吸纳国外外语教学先进理念,符合学校提倡建立国际化、开放式的研究型大学的要求。
国内交流与合作
外国语学院注重与国内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聘请各学科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已经与很多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学院还积极发展院校间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多年来学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英语专业博士。英语系还在学校框架协议下每年派5名左右学生赴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台湾义守大学、逢甲大学、东吴大学进行学习交流。2007年至今,学院还聘请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座谈、讲座、讲学、授课、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这些措施及活动为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开阔了师生的学科视野,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