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国黑龙江省公办高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哈师大(HRBNU)”,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管部门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示范项目”。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29年,哈尔滨设立“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31年扩建为“东省特别区区立师范专修科”。1949年,“松江省立行知师范”与“哈尔滨市立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先后创办了“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后将两校合并,校名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5月8日,“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黑龙江师范学院”。1956年7月20日,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
持续发展
1980年1月1日,哈尔滨师范学院升格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2002年,黑龙江省物资学校(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并入,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1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学校新增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学科获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计学学科获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2个类别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2022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新增6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12月,学校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外国语言文学等6个学科入选中国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世界史、数学、物理学等4个学科入选培育学科(基础学科),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入选培育学科(急需空白学科)。2024年4月,学校在2023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1个项目获萌芽赛道最高奖项“创新潜力奖”,3个项目获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铜奖。2024年5月,学校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11月12日,由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组建的黑龙江省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成立集中签约和授牌仪式。12月6日下午,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25个学院,80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0强。在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遴选中,6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4个学科入选培育学科(基础学科),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入选培育学科(急需空白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龙江学者”1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2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3个专业完成进校考查工作。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3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教学改革成果奖百余项。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埃及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在中国以外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其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基地、《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设在该校。
●学术交流
2013年3月,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专家、《过程与实在》的翻译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教授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做题为《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的学术讲座。
2014年8月,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NMLP-2014)”在该校科学会堂召开。
2021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学院客座教授、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历山大•布兹加林教授线上作题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潮——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国际学术讲座。
2023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2023中俄藻类学研究论坛”。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乌伊岭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端智库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70余项,其中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6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8项,中共中央宣传部项目6项。学校教师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学校在中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2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1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截至2024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舍两座,馆舍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200余万册,纸质文献资源累计389万册,订购中外文网络数据库50个,镜像数据库8个,电子图书266万册,电子期刊4万种、78万册,学位论文609万册,多媒体资源41万小时。200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0年11月,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选结果公布后,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共有1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学术期刊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有《黑龙江高教研究》《北方论丛》等14种学术期刊。
《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省高教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黑龙江省一级期刊,中国高教学会期刊工作分会秘书长单位。1982年至1992年为季刊,1992年至2004年为双月刊。2004年至2024年6月为月刊。主要栏目有教育学博士论坛、高等教育理论、大学治理、比较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招生与就业、改革与发展等。据《“中国知网”发行和传播统计报告》,2014年全球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大英图书馆、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在内的全球4864所机构和3342个学术期刊总库采用或收录该刊。2016年,该刊入选“中国最美期刊”。
《北方论丛》
《北方论丛》,1959年创刊,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该刊为双月刊,以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繁荣学术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主要刊载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学术论文。2007年,《北方论丛》入选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5年8月,《北方论丛》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2023年1月,《北方论丛》入选综合性人文社科学科扩展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传播学研究、语言文字、历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2023年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入选高校综合性学报扩展期刊。
《继续教育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创办于1984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月刊,主要栏目有教师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论视域、创新与创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者论坛、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2015年8月,《继续教育研究》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2023年1月,《继续教育研究》入选教育学学科扩展期刊。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创办于1998年,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双月刊,主要栏目有艺术平台、教学研究、方法探索、艺术论坛、艺术理论、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趋势、认知与解读、创新探索、艺术史等。2023年1月,《艺术研究》入选艺术学学科入库期刊。2024年4月,《艺术研究》获第三届黑龙江省出版奖优秀出版物奖。
(注:以上仅列出哈尔滨师范大学部分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标由主体图案和学校中英文校名两部分组成。校标主体图案外部为红色圆形造型,内部是以“HSD”(“哈师大”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变体抽象为基础的展翅高飞的天鹅图形、朝阳形象为基础的主体图案,外环上部为学校的中文名称,下部为校名英文全称“Harbin Normal University”,1951代表学校建校年份。
●校旗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旗旗面为钴蓝色,辅助色为白色,构成要素为校标,采用居中对称的排版方式。
精神文化
●校训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敦”本为厚重意,引申为奋勉。敦品,意为砥砺品德。励,也有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即发奋学习。“敦品励学”,语出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章钜以“敦品励学”来评价可为儒者典范的人,说明它反映了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高尚境界。“弘毅”指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语出《论语·秦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致远”本指达到远方。语出《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后多比喻人才卓越,可任大事。汉人的书《文子·上仁》说:“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体现了师生追求道德、学问、胸怀广阔、意志刚强的品质和决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理想。
●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歌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由傅道彬作词,张磊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14年9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有生态文明协会、电子竞技协会、数学建模等校级学生社团60个。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
江北校区
江北校区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江北校区的建筑有行知楼、西语楼、崇师楼、图书馆、研究生院楼、体育馆、田径场等。东语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斯拉夫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院等专业学生在江北校区就读。
江南校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江南校区内设有传媒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美术学院。该校区内的建筑有艺术大厦、音乐厅、图书馆、滑冰场、体育场等。
江南二校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二校区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林头道街9号。2022年6月,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原附属艺术学校校区(香坊区农林头道街9号)完成重新修缮工作,并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南二校区)”。经学校研究决定,继续教育学院(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将整建制搬迁到该校区办公。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哈尔滨师范大学陶行知雕像
哈尔滨师范大学陶行知雕像坐落在该校行知广场正中,由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设计,为铸铜材质。雕像人像高5米,基座高度2.5米,总高7.5米,重约3.5吨。雕像刻画了陶行知先生昂首阔步、执着前行的形象。
哈尔滨师范大学行知楼
行知楼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截至2017年,行知楼分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实验区、学术交流及展馆区、办公区,其中实验区4.8万平方米;展馆区分为文博馆、标本馆、校史馆三部分,与学术交流区共计0.55万平方米;办公楼0.35万平方米。以上各功能建筑相互围合成院落式布局。该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7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9.7米。该工程于2008年7月开工,于2010年6月全部竣工交付使用。该项目含各类实验室,其中有学校测试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七个。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哈尔滨师范大学为社会输送了40余万名各类人才。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21: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