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办高校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职业本科高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单位。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1968年10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在薪丰农场成立了中共哈尔滨市委新丰五七干校。
1973年8月,新丰五七干校按照中共哈尔滨委常委第79次会议的决定,搬迁到哈平路217号,更名为哈尔滨市五七干校。
1979年2月10日,依据国务院《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哈尔滨市五七干校更名为哈朱滨市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干部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市干部政治经济学院。
198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干部政治经济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国家教委备案,办学定位是以培养经济管理干部为主的成人高等皖校,由市政府委托市经贸委代管。
1988年10月,国家开始试行公务员制度,受哈尔滨市政府委托,学院筹建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1989年,哈尔滨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落户学院,接受国家经贸委和市政府双重领导。
1997年,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井,松花江地区行政学院并入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1987年6月,为深化哈尔滨市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由市建委牵头,各有关委、局参与,对市房地局工学院、市建工局工学院、市市政局工学院和市城建干校实行隶属关系、固定资产、法人地位“三不变”的松散联合,为实现统一办学奠定了基础。
1989年6月,市政府决定将市建设系统建工局、房地局、市政局三所职工工学院和城建干校实体合并,组建哈尔滨市建设大学。由市建委负责行政管理,市教委负责业务指导,面向全市建设系统办学。“三院一校”实体合并后,又将哈尔滨市园林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校名改为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12月,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文件,批复同意组建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
1990年3月,市编委决定,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按专科学校管理。9月8日,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实行大专、中专、岗位培训多层次办学,大中专学历教育面向全省招生。
1956年,为适应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完成职工干部训练任务,经中共哈尔滨市商业局党委研究,决定将商干班改为商业职工学校。
1960年,建立哈尔滨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市高业干部学校并入财政贸易学校,校址设立在市商干校旧址,成为全市财贸系统基层干部培调基地。
1981年7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哈尔滨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
1987年,哈尔滨市第一轻工业局与哈尔滨市第二轻工业局合并,成立哈尔滨市轻工业管理局,经市轻工局决定并报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成立于1974年的原哈尔滨市一轻职工大学、成立于1973年的原哈尔滨市二轻工学院和成立于1979年的原哈尔滨市二轻电大工作站三所局属大专层次的院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
1979年,市科协为落实市政府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科委和科挠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哈尔滨市业余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市科委领导。
1982年7月,经省政府挂准,国家教育部予以备案。
1980年,成立哈尔滨市科技干部继续教育进修学院,一所学校两个名称。其中哈尔滨市业余科技大学负责大专层次学历教育,哈尔滨市科技干部继续教育进修学院负责科技人员短期培训工作。
1982年7月,省政府批准命名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职工大学哈尔滨分校,隶属于市科委直接领导,学校大专招生计划由省科技职工大学划给,同时从事科技人员的短期培训工作。
1984年7月,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单独列入省招生办学单位,独立下达招生计划。
20世纪80年代,哈市的机械、电子、冶金行业内建有8所成人高校,包括一所由原哈尔滨市杭械工业局创办的哈尔滨市机械局工学院,以及哈尔滨电机厂职工大学、哈尔滨锅炉厂职工大学、哈尔滨汽轮机厂取工大学、哈尔滨轴承厂工学院、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大学、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学院、哈尔滨市电表仪器厂工学院。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工学院成立于1981年8月,校址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护军街28号。其它七所企业、职工大学基本上是在原七二一大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1988年5月,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挺进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的意见》和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市属成人高校要调整布局、联合办学的精神,市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经过调研,提出了哈尔滨市部分成人高校联合的方案。
1990年6月,学校正式成立,以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工学院为总校,总校下属电机厂分校、锅炉厂分校、汽轮机厂分校、轴承厂分授、电表厂分校、第一工具厂分校、量具刃具分校。
1995年1月,总校经哈尔滨市教委审批成立哈尔滨市机械职工中专,开设9个专业。
1963年,为适应哈尔滨市地方机械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和初等技术理论知识的新型工人队伍,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呈请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机械冶金技工学校。
1964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呈请,国家劳动部批准,成立哈尔滨市机械冶金技工学校,为正处级单位,主管部门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
1964年8月,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办半工半读学校的号召,经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报市领导批准,将校名确定为哈尔滨机械中等技术学校,为半工半读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
1967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抗大机校。1970年,哈尔滨市机械局决定学校停办。
1974年3月,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呈请黑龙江省革委会批准,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哈尔滨机械工业学校。
1998年4月,经上级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
合并组建
2001年9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将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等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6月,哈尔滨市委批准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并取得优秀等级,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6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
2018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5月,学校成为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2019年1月,学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2月,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2020年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2022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2023年12月,学校当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升格成立
2024年5月,教育部同意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开设5个本科专业,50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艺、医等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兼教师108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名,校外兼职教师253人,校外兼课教师145人;高级职称教师498人,占比45.81%,中级职称教师379人,占比34.87%;校内专任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451人(其中博士40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65.46%;有“双师型”教师493人,占比71.5%;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3人,黄炎培优秀理论研究奖1人,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1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代学徒制委员会委员等26人;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支、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2支、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2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设国家级专业项目22项,建设省级专业项目15项,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国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专业群(C档)2个,黑龙江省“双高”项目高水平专业群9个,共开展21个专业国际化认证,其中悉尼协议认证专业11个,对接英国职业标准专业3个,UK认证专业8个;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93门,其中国家级课程3门,省级课程2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认定黑龙江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5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15部教材入选“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工业汉语教材5部,输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1部,荣获首届黑龙江省首届教材建设奖6部,2023年学生获得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奖项共68项,其中国家级获奖1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获批两期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智慧康养、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行业,针对区域在职职工、待岗社会人员及新城市居民等被培群体进行岗位技术技能等专项培训,联合申报哈尔滨新区数字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共同组建并获批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0个,开拓校企合作企业357家,与企业签署校企框架合作协议96份。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承接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孔子课堂(独立)“中文+职业技能”课程,为赞比亚瑞贝实业有限公司、哈弗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迈特(非洲)选矿技术有限公司等海外中资企业开展了四期“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中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建设,建成哈职海外实训中心,海外“中文+职业技能”研究实践基地,启动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造工程,牵头成立中俄职业教育联盟,与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教育发展学院、俄中友协哈巴罗斯克分会、滨海边疆区教育发展学院、俄罗斯纳姆斯基师范学校等签署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校企协同创新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2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7项、校内预研究特色课题28项、企业横向课题35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76篇,其中SCI/SSCI论文12篇、E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2023年,科研获奖达21项,备案软件著作权6项,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知识产权保护项目9项,专利授权8项,其中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814.15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29.01万元。
学术资源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数据,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百万余册,电子图书达180多万册,特藏报纸近300种,包括珍贵的新中国成立前文献,如《东北日报》、《松江日报》等;引进中国知网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超星汇雅电子图书,维普考试服务平台,万方数据服务平台和博看网等服务平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期刊。学报设有高职研究、理论学习、财政金融、经营管理、法律之窗、文学艺术、教育教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图书管理等栏目,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评为RSSCE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B+期刊。
校园文化
形象标识
学院标志为以顺时针旋转的日晷为基本造型的图案,晷针与晷面旋迹为灰色(C65,M55,Y55,K5),七颗星为红色(C38,M97,Y79,K3),晷针直指北极,晷面七星旋绕,寓意与时俱进、科技引领、遵循科学规律、承载发展重任。
精神文化
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
校庆日为公历6月20日。
校歌为《乐业颂》。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分布
本部校区
本部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
学府校区
学府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51号。
新阳校区
新阳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阳路495号。
景阳校区
景阳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前宏路85号。
知名校友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历任领导.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09:16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