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帘蛤科蛤仔属的一种贝类,别名花甲,中国南方俗称花蛤,辽宁称蚬子,山东称蛤蜊。菲律宾蛤仔壳长45~55毫米,呈长椭圆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缘略呈截形。通常为浅褐色、红褐色与灰白色相混杂。其水管与其他贝类相较更加细长,连接到贝壳的基部区域相对要宽大。
动物学史
菲律宾蛤仔的分类学史较为复杂。该物种最初由Adams和Reeve于1850年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萨马郎号 (HMS Samarang) 于1843-1846年在菲律宾采集的标本进行描述。然而,自19世纪50年代起,其学名经历了多次变动, Tapes semidecussata曾被广泛使用,直至1971年被Fischer和Metizier 认定为Tapes philippinarum的同物异名。 随后,基于形态学和遗传学证据,有学者建议将菲律宾蛤仔从缀锦蛤属 (Tapes) 移至蛤仔属 (Venerupis)。 进入 21 世纪,关于Venerupis和Ruditapes之间的分类关系仍存在争议,分子生物学研究尚未提供明确的结论。
目前,世界海洋生物名录 (WoRMS) 将其归类为 Venerupis philippinarum,而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则将其归类为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鉴于中国是该物种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条目采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分类,即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形态特征
外壳
菲律宾蛤仔的贝壳呈典型的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壳体大小适中,壳质坚厚,膨胀,壳长通常在45~55毫米之间,壳顶位于背侧前缘近1/3处,略微突出前倾。不同产地的菲律宾蛤仔壳表花纹多样,贝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灰白色、棕色、密集褐色、赤褐色等,有的具带状花纹或褐色斑点,花纹长,不规则。
内部
菲律宾蛤仔的贝壳内面多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绞合部较窄且为白色,两壳的绞合部均分布有3枚主齿,同时布满约90~107条的放射肋,两端的生长线及放射肋均较凸出,相交呈布纹状。前闭壳肌痕呈半圆形,而后闭壳肌痕则为圆形。外套膜痕迹清晰,外套窦深邃,且前端尤为明显。
菲律宾蛤仔与其他贝类相比,其水管更为细长,且连接到贝壳基部的区域更为宽大,仅在末端部分稍有分离。此外,伸展状态下的水管长度可达到体长的1.5倍。
分布范围
菲律宾蛤仔自然分布于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沿岸,从北太平洋的萨哈林岛南至印度、印度尼西亚,被后人为引入北美西海岸,并随商业活动扩散至澳大利亚、欧洲多国等地。在中国,其广泛分布于福建至辽宁沿海,特别在辽宁石城岛、大连湾、山东胶州湾及广东汕尾港等地有高密度分布。
栖息环境
菲律宾蛤仔在亚热带及较寒凉的温带区域最为繁盛,广泛分布于潮间带、潮下带及浅海水域,主要集中在2~10米的水深范围内,偶尔可达30米深处。它们倾向于选择流速平缓、风浪较小且常有淡水补给的内湾或港湾两侧滩涂作为栖息地,这些区域底质以含沙量70%~80%的沙泥混合为主,基质构成包括粗砾、泥浆及砾石。
在风浪大、潮流急、底质不稳定的海域,菲律宾蛤仔难以存活,因为它们容易因环境动荡而移动或被水流冲走。其通常栖息于水下3至10厘米的深度,小型个体在潮间带常潜藏于3至7厘米深处,而大型个体则可能深入至约15厘米,随着潮汐的起伏进行垂直移动。
菲律宾蛤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泛,能在5~35℃的水温中生存,但最适宜其生长的水温为18至30℃。同样,它们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也很强,能在10~35的盐度范围内生存,但最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0~26。此外,它们还能适应海水密度在1.004~1.027克每立方厘米之间的环境。
生活习性
菲律宾蛤仔利用其发达的足部挖掘滩涂,形成洞穴以栖息,是典型的埋栖型贝类。其穴居的深度受个体大小、季节变化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冬春时节,体型较大的蛤仔会潜居得更深,而秋季产卵后或体型较小的蛤仔,则潜居相对较浅。在黄海与渤海北部,因冬季严寒,蛤仔较少分散分布,更倾向于在底质坚硬的滩涂中多层聚集,其中大型蛤仔的下潜深度可超过50厘米。菲律宾蛤仔具备较强的耐干能力,此能力与其所处温度及个体大小有关。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菲律宾蛤仔为雌雄异体生物,其性腺以约15天为一个周期分批成熟,每年可排卵3~4次。雌性性成熟时性腺呈乳白色,而雄性则为浅米黄色或灰白色。繁殖期因地理位置而异,如下表(表1)。
亲蛤壳长介于3厘米~4厘米时,其怀卵量可达200万~600万粒。1龄蛤每次产卵量为30万~40万粒,2龄蛤则为40万~80万粒,而3龄蛤再次回到30万~40万粒的范围内。在整个繁殖期内,蛤仔会进行3~4次产卵,每次产卵间隔约为15~30天。首次或第二次产卵量通常最大,且产卵过程不受光线和潮水变化的影响。
经过一年至一年半的养殖,当蛤仔壳长达到30毫米以上时,即可进行采收。在中国北方,采收季节多在11月至次年的3月~4月;而在中国南方,则从3月~4月开始,持续至9月结束。
孵化生长
菲律宾蛤仔产出的是沉性卵,卵在释放后沉入海底,并在海水中完成受精过程,细胞开始分裂。
卵子经历桑葚期、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最终发育至壳顶幼虫阶段,此时幼虫的趋光性减弱,体色转为黄色,壳顶部位隆起,足部发达,开始下沉并在滩面上以匍匐方式移动。再经过1~2天的发育变态,成为初期稚贝,体长约为190~220微米,壳高178~194微米,体色金黄,足部发达并能分泌足丝粘附于沙粒等基质上。初期稚贝在经历7~8天的进一步发育后,形成出水管。随后,经过37~40天的生长,出水管完全成熟,稚贝开始穴居生活,此阶段称为幼苗。菲律宾蛤仔的幼苗从受精卵发育至壳长2~4毫米时,被称为沙粒苗。经过5~6个月的生长,壳长可达到0.5~0.8厘米,这时称为白苗。当壳长增至1~1.4厘米时,称为中苗;壳长约2厘米时,则称为大苗。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速度与环境条件紧密相关。在河口附近的海域,由于饵料丰富,蛤仔的摄食机会多,因此生长迅速。同时,在低潮区,蛤仔的摄食时间更长,也促进了其快速生长。一年中,4~9月是蛤仔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而1~2龄的蛤仔在生长上表现尤为突出。
养殖方法
鉴于沿海池塘夏季水温偏高,菲律宾蛤仔难以耐受,故多选择开放海区进行培育。而人工养殖主要三个阶段,苗种生产、播苗、捕捞。
苗种培育可划分为自然苗采捕与人工繁育两种方式,人工繁育以土池育苗为主,需预先对土池进行清理与消毒,水源依赖海区潮汐自然补给。育苗阶段需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海水,以减少有害生物滋生。掌握亲蛤性成熟周期后,实施人工集中催产,随后培育幼体,期间需逐日提升水位并确保水质清新。
幼体成长至白苗、中苗或大苗阶段,即可进行移苗出售或播种。移苗时需确保苗种间空气流通,避免窒息死亡,移苗后迅速完成播种。播种适宜时间为12月至次年5月,需提前准备养殖区并提前一周使用消毒剂处理以杀灭敌害。播种即将蛤苗均匀撒布于养殖区,之后进行日常管理及敌害防控。
白苗经过约一年半的养殖周期即可采收,北方地区多在春末夏初,福建则在4~9月间进行,采用工具翻动泥沙筛选蛤仔。
菲律宾蛤仔亦能与虾类混养,关键在于合理控制虾蛤比例,通常建议蛤类养殖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15%~20%。
病害防治
菲律宾蛤仔在成长阶段面临多种动物敌害,其中较严重的包括蛇鳗、海鲶、鳐鱼等,它们能咬碎蛤壳并吞食蛤肉,可通过设置挂网和插竹来防范。此外,食蛤多蛀虫、玉螺等害虫主要通过喷洒农药来清除。浒苔若覆盖养殖区域会妨碍蛤仔呼吸,需定期使用四齿耙清理以减少危害。
除动物威胁外,蛤类常作为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菲律宾蛤仔体内常见复殖吸虫的包蚴、雷蚴及尾蚴寄生。感染溶藻弧菌的蛤仔会表现出表皮脱落、粘液减少等症状,解剖可发现外套膜萎缩、闭壳肌松弛,甚至局部腐烂变白。为预防弧菌病,应控制养殖密度,并在虾贝混养时采取药物消毒措施。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菲律宾蛤仔壳含磷酸钙、磷酸镁及角蛋白。其肉含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还富含维生素A、B1、B2及锌、铁、铜、硒等微量元素,经济价值高。除了鲜食,菲律宾蛤仔还可加工成休闲食品及蛤晶、蛤汁、蛤露等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调味品。
经济价值
菲律宾蛤仔是中国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在贝类养殖中占很大比重。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周期短、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收益高的特点。21进入21世纪后,全球菲律宾蛤仔年产量约为200万吨,其中约九成源于养殖,且绝大部分产自中国。以2008年为例,菲律宾蛤仔年产量高达32.5万吨,在胶州湾的水产养殖总量中占比91.5%,其养殖面积达到9600公顷,占据了总养殖面积的近三分之二。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菲律宾蛤仔的市场价格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原先的每公斤不足1元攀升至每公斤10元。
根据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蛤类总产量达到437.8万吨,其中福建省贡献了5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55%。
生态价值
菲律宾蛤仔可与虾类或鱼类实行混养模式,利用其滤食特性,还能间接减少海区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预防赤潮现象的发生,也能有效摄取剩余的饵料及鱼虾的排泄物,从而发挥水质净化的功能。
药用价值
中医药认为,菲律宾蛤仔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臁疮、黄水疮等疾病,并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相关研究
研究显示,低盐环境与亚硝酸盐共同作用会对菲律宾蛤仔的呼吸代谢造成不利影响。亚硝酸盐作为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常见污染物,其高浓度会干扰水产动物血液中氧气的传输效率。在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实践中,自然降水可能引发养殖区海水盐度降低,进而抑制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导致亚硝酸盐在水中的累积,最终影响菲律宾蛤仔的呼吸功能。
相关研究深入探讨了亚硝酸盐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作用机制,指出水中亚硝酸盐会降低其免疫功能并阻碍组织修复能力。 此外,另有发现表明,相较于幼贝,亚硝酸盐对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