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
语言学家
哈里斯(Zellig Sabbettai Harris,1909年10月23日—1992年5月22日)是美国语言学家,数理句法学家。哈里斯被认为是继布龙菲尔德之后美国新语言学的发言人。
人物简介
1909年10月12日出生于乌克兰南部的巴尔塔城,4岁移居美国,一直接受美国教育。1930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32年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两年后在同一所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该校任教。
研究方向
哈里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结构分析方法的方面,不过他的研究重点在1951年以后发生了一些改变。1952年以前,他重点研究形态和语音的结构分析,并出版了代表该时期主要成果的专著《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年初版,1960年第4次重印时改名为《结构语言学》(内容基本上没有大变);此后他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句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观点主要集中在《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1952)、《话语分析范例》(Discourse Analysis: A Sample Text,1952)、《分布结构》(Distribution Structure,1954)、《句子结构的线性分析》(String Analysis of Sentence Structure,1962)、《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1963)等论著中。
哈里斯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他把“分布关系的逻辑”作为结构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描写语言的严格的技术,对美国描写语言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1951年的出版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被认为标志着一个新的时期的诞生,有人把它称作“后布龙菲尔德时期”(post-Bloomfieldian era),这一时期的美国描写语言学因为哈里斯的努力而呈现出精密的分析手续和高度的形式化,“分布”成了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
Zellig Harris.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2 13:1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