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哲学概论》是2008年5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天飞、童世骏
内容简介
《哲学概论(第2版)》是建国后国内学撰写的第一部论析哲学本身而非某一种哲学的著作。这本《哲学概论》的内容,大致可以说是回答“什么是哲学”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通读了全书而且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关于哲学的观念,学会了一点哲学思维的方法,那就实现了我们的一个愿望。
《哲学概论(第2版)》虽然不是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论教材,却是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论教材:编写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考察哲学这门学科,向大学低年级学科简明扼要地介绍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张天飞,1935年9月生于杭州,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担任华东师大哲学系首届系主任。论文有《关于世界观的一种提法》、《目的、手段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等,著作有《思索与探究——张天飞哲学文集》、《哲学概论》(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合著及副主编)、《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哲学卷)》(合著及副主编)等。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引言:儿童也会有哲学问题
第一节 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第二节 普通儿童的哲学问题
第二章 什么是哲学问题?
第一节 宇宙、人生和文化之谜
第二节 哲学问题能否解决?
第三章 什么是哲学思维?
第一节 思维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一般特征
一、“思”与“问”
二、“思”与“辩”
三、“思”与“史”
四、“思”与“诗”
第三节 哲学思维的典型方法
一、区别范畴
二、处理矛盾
三、驾驭无限
第四章 哲学与求真
第一节 关于真的存在
第二节 关于存在的基本领域
一、自然哲学
二、历史哲学
三、精神哲学
第三节 关于真的信念(知识)
一、认识论
二、逻辑学
三、科学方法论
第五章 哲学与明善
第一节 一般价值论
一、价值和事实
二、价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价值的合法性根据
四、价值和评价
第二节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与伦理学理论的主要类型
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二、伦理学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规范伦理学
一、后果论和功利主义
二、道义论
第四节 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一、元伦理学
二、应用伦理学
第六章 哲学与审美
第一节 哲学对审美问题的基本思考
一、“美是什么?”
二、“劳动创造了美’
三、审美地把握世界
四、功利和真善美
五、美的形式与美感
第二节 一些基本的审美范畴
一、意境和典型
二、优美和崇高
三、悲剧和喜剧
四、通俗和怪诞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与美
一、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集中体现
二、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文学批评
第七章 哲学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第一节 哲学的双重社会功能
一、哲学的批判功能
二、哲学的建构功能
第二节 哲学的时代性和超时代性
一、哲学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二、哲学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可能性
第三节 影响哲学的民族文化因素
一、不同的生活条件
二、不同的生活经历
三、不同的语言文字
第四节 哲学的民族性和超民族性:比较哲学的观点
一、梁漱溟对东西方哲学的比较
二、冯契对中西哲学的比较
第八章 哲学与哲学家
第一节 哲学中“作品”与“人品”的关系
一、“人品”作为“作品”的原因
二、“人品”作为“作品”的表现
三、“人品”对“作品”的偏离或矛盾
四、“人品”与“作品”的相互解读
第二节 哲学家的各种类型
一、“智者型”哲学家
二、“仁者型”哲学家
三、“诗哲型”哲学家
四、“先知型”哲学家
五、实际上的哲学家通常是“混合型”的
六、“仁智统一”是哲学家的理想目标
第三节 哲学家的道路
一、哲学专业化的利与弊
二、哲学家的社会历史使命及其实现方式
第九章 哲学与教育
第一节 哲学的价值
一、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二、知识、技能和智慧
三、哲学中的“理论性学科”与“实践性学科”
第二节 教育的哲学
一、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二、教育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哲学的教育
一、哲学教育的意义
二、哲学教育的方法
后记
作品评价
在熟悉她文章的读者们中间,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声望早已确立,她被视为活跃于当今美国的最杰出和最具原创性的历史学家之一。这本论文集是她的处女作,其中除了她已发表的五篇最重要的文章之外,还包含三篇全新的作品……这八篇文章中的每一篇都带有鲜明的戴维斯特色——无论她讨论的对象是什么,非凡的视野和洞察力总能融汇、贯穿其间……历史学家们将会乐于品味这本书,因为这里的每篇文章事实上都是学术研究的典范。它们向我们表明,当重构过去社会详尽面貌的挚好与探寻更宏大意义的努力相遇,历史可以是多么富于启迪,多么激动人心。
——菲利普·本尼迪克,《现代史学刊》(Philip Benedict,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在当代史家中间,戴维斯博士对过去本质的直觉把握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他们中间,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拥有更多的灵气和执著,尝试用最细微的证据,去重现人们对那个已为自己所忘却的世界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能够激发新思考是有创造力的历史学家的标志,而在戴维斯博士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文集面前,一切对她创造力的质疑都将不攻自破。
——J. H.埃利奥特,《十六世纪学刊》(J. H. Elliot, The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07:4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