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指的是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
名词解释
证名。口唇泛现焦黑色之证。由瘀血、食积、热病伤津所致。
历史沿革
《医学入门·伤寒杂症》:“无寒热而唇焦者,多因血瘀。”《温热经纬》卷四:“唇焦大渴,津液耗伤,清化为宜。”《伤寒温疫条辨》卷二:“唇燥裂,唇焦色,口臭,鼻孔如烟煤,此胃家实,多有此证急下之。”瘀血者,治宜活血化瘀,用鳖甲煎丸等;胃家实者宜下之,选用承气汤之类;热病宜清之,用冬瓜煮汤代茶煎药,或五汁饮加黄芩等。
病因病机
瘀血、食积、热病伤津。
临床诊断
口唇泛现焦黑色之证。临床多伴见热证。
辩证论治
瘀血者,治宜活血化瘀,用鳖甲煎丸。
胃家实者宜下之,承气汤之类。
热病宜清之,用冬瓜煮汤代茶煎,或五汁饮加黄芩等。
鳖甲煎丸:鳖甲12分(炙),乌扇3分(炮),黄芩3分,柴胡6分,鼠妇3分(熬),干姜3分,大黄3分,芍药5分,桂枝3分,葶苈1分(熬),石苇3分(去毛),厚朴3分,牡丹5分(去心),瞿麦2分,紫葳3分,半夏1分,人参1分,(庶虫)虫5分(熬),阿胶3分(炙),蜂窠4分(炙),赤硝12分,蜣螂6分(熬),桃仁2分。
大承气汤:大黄12g厚朴24g 枳实12g芒硝6g
五汁饮加黄芩:梨汁,荸荠汁,藕汁,麦冬汁,鲜芦根汁,黄芩。
其他疗法
刺合谷等穴;耳间放血。
转归预后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