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洞又称鸡毛洞,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
北窖村北部的山体内,经初步勘测,它有上下两个洞口,有36米高的
岩溶天窗,洞深埋深距地表40至60米。
唐人洞有三层:一层洞道长约30米,二层洞道长约50米,三层洞道长约100米。洞底面积4000平方米。洞体形态为大厅式。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实,主要有各种水化学作用形成的
石笋、
石钟乳、石柱、壁流石、鹅管及贴壁石旗、石珍珠、石葡萄、石蘑菇、石盾等。其中由停滞水和滴水交织形成的“白玉云盘”是洞内奇观。鸡毛洞在1300年前的唐代开元年间就有人类进洞活动,使洞内沉积物自然景观遭受到人与自然的损伤破坏。洞内空气中
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其原因除岩性外,主要是洞穴密封较严,历代人群在洞内栖息烧烤食物污染所致。后来人类在洞内停止活动,洞穴环境又恢复正常,洞内的各种沉积物又开始进行新的沉积发育,于是洞内形成了许多新的洞穴堆积自然景观。如滴水类沉积景观正在生长,这对研究洞穴沉积物的形成机理与发育程度和地质环境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有价值。特别是从洞口到洞外所发现的石刻、墨迹和古代遗物分析,可以了解我国自唐代以来对岩溶洞穴的开发史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时间及新生沉积物的测试研究,可以测定石笋的生长速率。
唐人洞坐落在北窖村东北牛家沟庙山坡上,洞口岩石突兀,外表像口竖井,黑暗,深不见底。洞口常有被野生动物猎食的鸡毛、鸟毛,因些当地人俗称鸡毛洞。又因洞壁刻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之一“天宝”二字,又名天宝洞。据传说,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强迫幽州境内百姓用瑾泥所制泥钱,把搜刮到的铜钱秘藏于洞内,所以,又称为“藏宝洞”。
经勘察,在纯净透明的壁流石下,发现“奉旨采集乳水开元二十一年”炭写文字,字迹清晰。这一发现,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后,北窖村对这个洞又进行了三次考察,对主要景点拍摄照片200多张,并将其暂定名“唐人洞”。
唐人洞发育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中,形成年代距今约4.4亿年到5亿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洞口石壁上留下的刻字及线路刻图,成为最早探险者的见证。洞内石壁上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留下的文字被遮掩在洞壁流水沉积下,实为稀世珍迹。“奉旨采集乳水”几个字,表明早在1300多年前,这里的钟乳水已被当时的宫廷所识,并由皇帝下旨派人采集,还说明当时的这一地区与外界交往的广泛与频繁。洞壁上留下的“幽州”、“良乡县房山乡”、“禅师”、“天宝”等字迹和洞内简易石灶、照明用过的灯碗、烧烤食物的灰炭等遗物、遗迹,为神奇的古洞增添了神秘的历史感。尤其是古人在洞内留下的“良乡县房山乡”的名称,也为考证房山区划沿革提供了史册载未见的线索。
唐人洞包含着丰富的地学奥秘。在5亿多年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剧烈的溶蚀作用,一方面破坏灰岩形成溶洞,一方面在洞内进行沉积、堆积,形成滴水、流水、停滞水、渗透水、飞溅水5种洞穴化学沉积。以滴水沉积为主形成的景观,有塔状、锥状、棒状、墩状的石笋;薄而透光的壁流石、石幔、石旗、石帘;晶莹洁白的石珍珠,石葡萄、石花、石菊、石佛及“青龙出海”、“竹林小屋”等溶洞精品,堪称稀世珍宝。
唐人洞周围山峦环绕,东为凤凰山山脉连三顶雄峰,南为猫耳山山脉,西南有旗杆坨山,北山有烟筒尖山。山地属丘陵河谷湿润较暖区,年平均气温10.8度,夏季平均气温较平原低3至5度。山上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栗子、核桃、柿子、苹果等果木成林,灌木灌草丛中杜鹃、山雀、雉鸡、鹞鹰等百鸟栖息;丹参、车前、柴胡、 远志等200多种中草药和茼蒿、升麻、黄花等山野菜广为分布;松鼠、野兔、野山猫等随处可见。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系和房山区旅游局联合编制的《北京市房山区旅游总体规划》介绍“唐人洞”时说:“洞体高大,洞穴沉积物景观较多,洞口为36米高的岩溶天窗,洞体距山体地表40至60米。洞层大致分三层:一层洞道长30余米;二层洞道长约50米;三层洞道长约100米,宽约40米,高约20米,洞底面积4000平方米,洞体形态一为大厅式,类似于桂林的芦笛岩。洞内的沉积物景观“石洞桔”、“石蘑菇”、“银雨塔群”、“云山壁画”以及“白玉云盆”,均为世界奇异景观。可见唐人洞不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而且在洞穴沉积物形成机理及发育过程及自然地埋地质环境演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