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举子科考生活研究》内容简介:时代变化和读书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隋代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唐初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唐高祖时,偏重任用关陇集团人士;太宗时,虽然也拔擢山东微族和江南士族进入权力核心,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宰相并不是单纯靠其文学才华而得到任用的。高宗、武周朝,为了打压关陇集团,开始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尤其是武则天时代,科举取士逐渐成为官吏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宰相职务也日渐为科举进士所把持,文人士子获得了更大的政治空间。
刘琴丽,女,1972年生,
四川省邻水县人。1990年至1994年,在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本科学习。1994年至1998年,在四川省邻水县复盛、
丰禾中学任教。1998年至2001年,在
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在
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任教于
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至2009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曾出版学术专著《
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一书,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马克思曾有一段至理名言:“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如果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唐代举子对于功名的追逐,可以说毫不为过。为了功成名就,唐代举子并不能像后代举子那样,只要寒窗苦读就可以实现梦想。盛唐以来的举子(主要是应进士举者)们在勤学苦读的同时,还需要四处干谒、行卷,并在人际关系上作积极的经营,才可能梦想成真。通过大量史料,我们能够隐隐看到科举造成社会流动的背后,举子们的不安心理。这种不安来源于经济、家庭和科考的压力,情感的焦虑,以及落第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在外求学应考的举子们(应进士举者最为突出)要科举及第,极为不易,他们很多人备经生活的历练和磨难。尽管求取功名的道路充满艰辛,但是仍然不能阻挡他们追逐功名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