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叔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
唐叔贤,1942年4月21日出生于香港,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人物经历
1942年4月21日,唐叔贤出生于香港,原籍上海。
1964年,从香港大学理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67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69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69年—197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雷斯特·革末教授。
1988年—2000年,担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主任。
1988年—2000年,担任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物理杰出讲座教授。
1993年,担任英国皇家杰出讲座教授。
1994年—2001年,担任香港大学物理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2003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学术副校长。
2003年—2009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4年—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
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杰出人才。
2011年—2014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会主席、物理系主任和致仁书院院长。
2015年12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
201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2016年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唐叔贤发展了固体中电子的多重散射理论体系,在低能电子全息成像研究上,把全息术和低能电子衍射结合起来,将实验得到的低能电子衍射图案做简单的傅立叶变换即可得到所测物质表面的原子三维结构。提出新的反转低能电子衍射公式,也能得到所测系统的表面原子三维结构。在先进材料生长上开展了氮化镓在碳化硅衬底上的生长研究,并探讨了氮化镓的异质生长机制。
根据2022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网站显示,唐叔贤先后著书6本,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80多篇,当中包括:2篇《Science》、2篇《Physics Today》、1篇《Advances in Physics》、1篇《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1篇《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35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其中1979年出版的专著《Surface Crystallography by Low-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表面晶体学的低能电子衍射方法)》被他人引用超900次。他的著作被引用超过10,000次。其中24篇著作引用超过100次。h-index是52。
根据2022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网站显示,唐叔贤自1974年以来,承担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科研项目2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PI)承担18项国际科研项目。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美国科研项目13项,包括1974年到1994年期间承担7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1979年至1994年期间承担5项美国能源部项目,1990年至1993年间承担1项美国海军研究局项目。在1988年至1989年期间,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材料研究部凝聚态理论项目的主任,主管负责资助全美大学超过300个研究项目。
根据2022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网站显示,唐叔贤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6项中国香港地区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2项香港地区科研项目。其中分别在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和2003年7月至2006年11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中国香港研究资助局2项团队项目,在2001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主持中国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项目1项,分别在1996年10月至1999年9月、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2002年9月至2006年8月主持3项优配研究金项目。 2016年至2017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低维度人工微结构及其界面和表面科学)的负责人。
人才培养
唐叔贤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讲授《基础物理》课程。
唐叔贤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院长,他负责制定、实施大学及学院的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是学院之间研究生教育事项的联络人。他认为:“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更多侧重于一对一教学,需要建设好的实验室,还有优秀的导师团队。为此,步伐不能走得太快,走快了质量就有或多或少打折扣了”。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唐叔贤在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衍射(PHD)、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以及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等技术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上做出了创造性的系统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唐叔贤未过而立之年就完美解释电子衍射理论,发表论文在欧美学术界产生轰动效应;他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课堂有趣且惊喜连连;他学识渊博,年逾古稀依然对科研充满激情,敢于涉足新的领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评)
唐叔贤在发展表面衍射和光谱学多重散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美国物理学会评)
参考资料
唐叔贤 | 校长学勤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唐叔贤----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受聘为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2016-03-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0 16:4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